按照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关于组织开展“十四五”规划编制工作的通知》(云阳委办白头〔2019〕181号)要求,县经济信息委牵头编制了《云阳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征求意见稿)》。根据《重大行政决策程序暂行条例》和《重庆市行政规范性文件管理办法》等有关文件要求,现征求社会各界意见,征求意见期限为30天,截止时间为2021年12月20日。有关单位和社会各界人士可以通过两种方式提出意见:
一是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QQ邮箱:375301934@qq.com。
二是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云阳县杏花路60号县政府A402聂艮青收,并在信封上注明“规范性文件征求意见”字样。
云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2021年11月20日
(联系人:聂艮青,联系电话:13098614941)
云阳县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
云阳县经济和信息化委员会
二〇二一年十一月
目 录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1
第一节 发展成就 1
第二节 主要问题 3
第三节 发展环境 5
第二章 发展思路 6
第一节 指导思想 6
第二节 基本原则 7
第三节 发展目标 8
第三章 做强科技创新平台 10
第一节 高质量建设小江科创城 10
第二节 创建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11
第三节 合力共建“万开云”科创走廊 12
第四节 创建市级农业科技园区 13
第四章 培育优势创新力量 14
第一节 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 14
第二节 培育新型科技研发机构 15
第三节 加快组建创新联盟 15
第五章 推动科技赋能现代制造业 16
第一节 中医药产业联合创新 16
第二节 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研究 17
第三节 广告新材料研究创新 18
第四节 现代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 18
第五节 内河航运装备技术研究应用 19
第六节 装备制造先进工艺技术创新 19
第七节 大数据标注及存储技术研究 20
第六章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21
第一节 优化农业品种结构 21
第二节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22
第三节 提升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 22
第七章 加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 24
第一节 推动科技赋能大旅游 24
第二节 创新发展数字经济 25
第三节 推动其它服务业科技创新 25
第八章 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26
第一节 推动科技服务健康 26
第二节 加快推进创新教育 27
第三节 加强生态环境技术研究应用 27
第四节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 28
第九章 集聚多层次创新人才 29
第一节 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29
第二节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30
第三节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31
第十章 加强科技创新成果承接转化 32
第一节 深化“产学研”协作 32
第二节 健全科技成果供需联结机制 33
第三节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33
第四节 加强创新成果推广应用 34
第五节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 34
第十一章 强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34
第一节 深化“万开云”协同创新 34
第二节 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35
第三节 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协作 36
第十二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36
第一节 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 36
第二节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37
第三节 完善科技创新分配机制 38
第十三章 营造创业创新创造氛围 38
第一节 全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38
第二节 增强企业创新意识 39
第三节 优化科技创新社会环境 39
第四节 促进科普事业健康发展 40
第十四章 保障措施 41
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 41
第二节 强化政策支持 41
第三节 强化监督考核 42
“十四五”时期,是云阳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征程的关键时期,要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围绕构建创新生态、集聚创新要素,强化科技研究和创新成果转化,增强科技创新对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和推动能力,加快建设成渝地区科技创新转化集聚地。为此,根据《云阳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规划纲要》《重庆市科技创新“十四五”规划》等制定本规划。
第一章 发展基础与环境
第一节 发展成就
科技创新平台实力增强。创新主体明显增加,创建或认定市级科技专家大院5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家、企业技术中心7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3家、众创空间4家、国家星创天地1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9家、市级科技型企业115家,三峡云海药业、锦艺新材料获评全市创新型企业,创新主体数量不断扩大。依托龙缸茶业公司成立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在双土镇坪天村建立重庆寡日照与高温伏旱区粮油作物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
产学研合作不断深化。院企、校企合作逐渐深入,科技对产业的支撑作用凸显,累计从市内高校、科研院所选派中级以上专业技术人才240人/次,以“科技特派员”的形式为企业、贫困村提供科技服务。与三峡大学、成都中医药大学、市中药研究院等十余个高校和科研院所建立稳定产学研合作关系,实施20余个市级以上重大科技计划项目。2020年在全县服务的70名科技特派员中,高级职称的达16人。通过科技特派员技术支持和企业科技创新,每年引进新技术30余项、新品种40余个、解决产业技术难题10余个,实现年均增利千万元以上。重庆鑫亿金属桥梁结构有限公司与重庆邮电大学、重庆大学联合研发的科技成果《磁敏隔振与制动的关键技术及应用》获得2017年度重庆市科技进步一等奖。云海药业引进北大分子医学研究所博士后来云组建产品技术研发团队。
高质量发展蓄势发力。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达到1.61亿元,是2015年的3.8倍,高新技术企业产值达到47.78亿元。大数据产业发展走在前列,全面启动数智森林小镇建设,云阳数据中心和产业云投入使用,引进培育大数据企业110余家,培训数据标注从业人员2700余人。连续三年举办重庆国际智博会云阳论坛,“云阳有为·未来已来”影响力不断扩大。“十三五”期间累计实施工业技术改造项目55个,41家工业企业实现上云上平台,金田塑业成功创建市级数字化车间。全县建立健全农作物重大病虫害监测点10个,全县杂交水稻、杂交玉米等主要农作物良种覆盖率达到96%。民德小学先后荣获县级科技奖、市级专项奖、全国金、银、铜质奖章等各类奖项,学校先后被命名为“重庆市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重庆市首批农村学校科技活动室”、“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教育基地”。
科技创新环境不断优化。出台《关于进一步支持实体经济发展的实施意见》(云阳府发〔2017〕8号)、《关于全面优化营商环境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意见》(云阳委发〔2018〕28号)、《云阳县科技特派员管理办法实施细则》《中共云阳县委关于深入推动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决定》(云阳委发〔2021〕16号)等文件,从打造创新平台、引进培育科技人才等方面,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设立云阳县创业种子投资基金管理机构,组建完成“云阳县科技创新服务中心”,连续三年组织完成种子基金项目优选,“十三五”期间累计为全县XX家小微企业提供XX万元免息贷款,累计获批市级科技计划项目XX个。
科技扶贫成效显著。每年从市内高校、科研院所选派50余名“科技特派员”一对一帮扶贫困村和企业。组织科技特派员在全县开展“农业科普宣传”活动84场,各类技术培训60余场,到村服务360余次,为贫困村引进新品种34个,新技术100余项。
第二节 主要问题
根据重庆生产力促进中心、重报大数据研究院联合发布的《重庆科技创新指数报告(2020)》,我市综合科技创新指数69.79%,全国排名第7位。我县综合科技创新指数为26.29%,全市排名第30位,其中科技创新环境指数全市排名第37位。科技创新整体水平较低,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研发活力不足。根据重庆市统计局公布的资料,2020年全市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10%,而云阳仅为0.35%,远低于全市平均水平。缺乏政策的引导和激励,仅靠企业自主开展研发活动,设立了内部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比重仅为5.9%,现有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仅金田塑业享受了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
创新资源匮乏。创新人才紧缺。民营企业科技人员约2000人,企业普遍存在人才引进难、留住难、发挥作用难的尴尬局面。适合创新发展、能够实现产业结构调整的高层次人才相对不足,行业领军人物、创新型和实用型人才尤其缺乏。科研平台、孵化器建设滞后。主导产业缺乏配套的科研院所、机构,研发活动仅依靠企业自身,经费投入和人才引进局限性较大。目前仅有畜牧科学院在云阳建立分院,尚无科技型企业孵化器、国家级和市级重点实验室、国家级工程技术中心,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仅有7个。
创新支持力度不够。企业创新融资难问题长期存在,由于银行认为企业缺乏可靠的抵押物、企业的财务管理不健全,难以获得银行融资贷款。尽管县政府建立了贷款风险分担机制,但成效有限。在科技金融方面,目前所依靠的种子基金免息贷款、知识产权信用价值贷款由于多方面原因效果甚微。
“产学研用”体系尚不健全。企业达成的技术购买合同主要还是依靠国内技术市场供给,其中来自高校和科研机构的技术占比极低。科研人才与企业之间还存在壁垒,由于城市吸引力、工资待遇等问题,企业引进高层次人才困难;科技中介服务机构严重不足,服务成效较为明显的仅有启迪众创空间、重庆梯城知识产权代理等几家企业。
第三节 发展环境
从科技发展态势看,智慧化引领的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人工智能、5G、区块链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全面渗透,量子信息、脑科学等基础前沿加快突破,新型材料、增材制造、脑机接口等融合性技术不断涌现,基因编辑、合成生物学、再生医学等生命健康领域科技快速发展,数据驱动和场景驱动成为新趋势。新技术、新产品、新赛道、新业态不断涌现,健康经济、数字经济、智能经济加速成长。云阳县应抓住新一轮世界科技革命带来的战略机遇,进一步推动区域科技创新发展,完善科技有效支撑引领产业发展的机制,塑造发展新优势。
从国内发展大势看,我国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进入主要依靠科技创新驱动的新阶段,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这为“十四五”时期科技创新营造了良好氛围、提供了强大动力。
从全市发展需要看,党中央作出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的战略部署,明确建设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为我市带来了重大机遇。全市科技创新发展势头强劲,科技创新支撑经济结构调整的力量正在不断积蓄、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动能正在不断增强。云阳必须坚持创新在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推动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的创新发展,把科技创新“关键变量”转化为高质量发展“最大增量”。
从我县发展形势看,“一区两群”是全市提出的重大区域协调发展战略,其中将“万开云”定位为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城市核心区,明确提出推动“万开云”同城化发展。云阳作为城市核心区之一,将重点发挥腹心优势,立足门户优势和产业特色,加速推进“双100”“双1000”战略,快速增强中心城市综合承载能力,完善城市专业化服务功能,有利于吸引和集聚更多创新要素,以科技创新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
第二章 发展思路
第一节 指导思想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重庆提出的“两点”定位、“两地”“两高”目标、发挥“三个作用”和营造良好政治生态的重要指示要求,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积极融入新发展格局,把大数据智能化作为科技创新的主方向,把建设科技创新承接地作为主目标,把产业科技创新作为主战场,把“万开云”科创走廊作为主平台,把科技成果产生转化应用作为主抓手,把优化科技创新生态作为主任务,把全面创新、全民创业作为主基调,以科技创新赋能现代产业、服务区域经济,奋力谱写云阳高质量发展高质量生活新篇章。
第二节 基本原则
——坚持需求导向。紧扣全县发展战略定位,聚焦全县经济社会发展重大需求,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形成以创新为主要引领与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促进经济发展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转变。
——坚持改革创新。推动科技创新和制度创新发挥协同作用,努力在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大数据深度创新等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找准突破口,大胆先行先试,全面推进经济、科技、体制等相关领域改革,使市场在资源分配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积极营造创新驱动发展的良好生态和政策环境。
——坚持开放引领。积极融入全市对外开放和区域发展新格局,促进对外科技交流合作,构建开放式创新生态,强化各类创新主体和区域之间协同创新,促进各类创新要素有序流动和高效利用。
——坚持重点突破。围绕绿色消费品、装备制造、能源电子三大产业集群和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现代服务业,以科技创新为引领,以创建市级高新区为抓手,坚持用工业化理念发展农业,探索城乡统筹发展的新路子,形成具有云阳特色的创新优势和新的增长点,增强创新驱动的内生动力。
——坚持服务民生。围绕统筹城乡发展,紧密关切人民切身利益和紧迫需求,着力解决关系民生的重点科技问题,不断强化公共服务,改善民生环境,保障民生安全,让更多创新成果由人民共享,提升民众获得感。
第三节 发展目标
到2025年,形成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民生服务智慧应用积极发展,协同创新势能全面启动,科技创新成果承接和转化应用能力大幅增强,科技创新效能全面提升的新格局,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排名提升至渝东北前3、全市20位左右,成功创建市级高新区,争创“科创中国”市级试点城市,建成科技创新承接地。
——科技创新平台更加夯实。构建起以小江科创城、市级高新区和“万开云”科创走廊为四梁八柱的“一城一区一廊”科技创新平台支撑体系,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创新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科研平台打造实现新突破,成功创建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在科技型企业引育上实现突破,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70家以上,市级科技型企业1000家以上。
——科技创新要素更加活跃。创新主体不断壮大,创新平台不断完善,创新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创新意识显著增强,人才培育、引进政策更加健全,“近悦远来”人才生态更加优化,独立法人研发机构实现零的突破,全社会科技研发投入经费投入占地区生产总值的2.5%以上。
——科技创新合作更加深入。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取得积极成效,集“科学、科技、科普,创新、创业、创造”于一体的“万开云”科创走廊初具雏形,多主体、多层次科技创新合作深入开展,产学研协同创新、军民深度融合创新、跨区域协作创新取得新进步,吸引更多科技成果来云转化应用。
——科技创新成果更加丰硕。支柱产业创新升级取得重大突破,产业核心竞争力大幅提升,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更加全面,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模式更加成熟,培育一批具有竞争力的优势产业集群,规模工业全员劳动生产率提高到50万元/人,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10件以上,数字经济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提高到35%左右。
——科技创新氛围更加浓厚。创新服务体系更加完备,“产学研”协作全面深化,创新人才活力有效激发,创新价值充分体现,创新意识全面提升,创新考核评价更加科学,科普事业长足发展,人民科学素养大幅提升,在全社会形成崇尚创新、宽容失败的价值导向,营造“人人创新、时时创新、事事创新”的创新氛围。
表1 云阳县“十四五”科技发展主要指标表
序号 |
指标名称 |
指标 属性 |
2020年 指标值 |
2025年 目标值 |
1 |
全社会R&D经费支出占地区GDP比重(%) |
预期性 |
0.35 |
2.5 |
2 |
市级科技型企业(家) |
预期性 |
115 |
1000 |
3 |
国家级高新技术企业(个) |
预期性 |
9 |
70 |
4 |
内部研发机构的规上工业企业比重(%) |
预期性 |
5.9 |
15 |
5 |
市级以上科技服务机构(个) |
预期性 |
2 |
8 |
6 |
万人发明专利拥有量(件/万人) |
预期性 |
0.5 |
10 |
7 |
战略性新兴制造业增加值占工业总产值比重(%) |
预期性 |
- |
20 |
8 |
技术合同交易额(亿元) |
预期性 |
0 |
15 |
到2035年,高能级创新平台、高质量创新业态、高层次创新主体不断涌现,科技创新的主动力作用充分显现,高质量建成“一城一区一廊”协同发展的科技创新承接地全面建成,科技成果集聚转化节点作用全面凸显,区域总体科技创新水平走在成渝地区前列。
第三章 做强科技创新平台
遵循区域创新资源集聚规律,围绕“一城一区一廊”科技创新平台,积极创建市级农业科技园区,优化科技创新功能布局,打造云阳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应用主战场。
第一节 高质量建设小江科创城
按照“聚焦科学主题铸魂,面向未来发展筑城,搭好科创平台引凤”的要求,紧扣“产城景融合新典范、智能制造新引擎、人才培育新平台”定位,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全力打造科技创新高地。加快完善10平方公里小江科创城“两心一环三基地”空间布局,“两心”即马家梁片区“创新创业创造中心”和数智森林小镇“科学科普科创中心”,“三基地”即松树包组团、黄岭组团、水口组团三个科创成果转化和重大产业基地,“一环”即依托城市外环线实现高效连结“两心”,串联松树包、黄岭、水口三个组团,形成协同创新服务环。加快创新要素要小江科创城集聚,围绕绿色消费品、装备制造、能源电子三大产业集群,重点布局创业孵化、工业设计、产品研发、产品中试及其它各类生产性服务业。依托数智森林小镇,加快职业学院和会展中心建设,围绕大数据和大健康引进一批科研机构,发挥好数据中心作用,孵化、转化一批新技术、新产品、新业态。
第二节 创建市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
以工业园区为主体,创建“集约集群、绿色特色、高新高效”的市级高新区。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带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作用,按照“以认促建”的方式,将工业园区打造成全县自主创新的战略高地、发展新兴产业的核心载体、推进县域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引擎,建设成为全县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完善高新产业链条,打造万开云智能制造集成创新发展高地、长江经济带中医药大健康产业创新高地、重庆市前沿新材料产业集聚区、三峡库区绿色健康食品深加工基地、县域现代服务业核心功能地带,推动全县工业集中度达到85%以上。加快补齐生产性服务业短板,力争园区第二、三产业总产值达到600亿元以上。集聚创新要素,支持企业合作共建重点实验室、创新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科技科研平台。到2025年,入驻高新技术企业60家以上,科技型企业数量占园区企业总数的比例达到50%以上,每万名从业人员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0件以上。创新园区管理机制,强化园区管委会招商引资、企业服务和规划建设职能,创新服务空间、服务内容、服务手段、商业模式等,提高园区市场化开发建设运营能力和水平。
第三节 合力共建“万开云”科创走廊
抢抓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和“万开云”同城化发展战略契机,加强高能级平台建设,加强“产学研”创新协作,协同打造一批技术创新、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等产业支撑平台和智慧园区运营、工业互联网、金属表面处理、保税加工等产业功能平台,打造成渝科创走廊重要创新节点,加快构建创新开放、绿色生态、产城景融合的科创走廊。以长江和小江为纽带,小江科创城为主导,积极开展与万州江湾、大小周、开州浦里为创新载体的“产学研”创新协作,争取一批国家和市级科研项目,开展一批区域科技创新合作,探索异地孵化、飞地经济、伙伴园区等多种合作机制,加快“万开云”科创产业高效垂直整合,形成互融互补的创新链和产业链。巴阳莲花片区重点布局物流科创基地、“产学研”科普基地、现代农业科技试验区等。小江科创城重点布局科研基础设施、研发平台,配套科技创新服务,建设产、城、景融合示范区。数智森林小镇重点布局发展数字经济产业,集聚区域数据资源,建设工业互联网、工业大数据等融合创新平台。
图1 “万开云”科创走廊示意图
第四节 创建市级农业科技园区
依托县级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围绕柑橘、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力争“十四五”时期成功创建市级农业科技园区。将农业科技园区创建与科技创新主体培育、科技研发平台建设、科技人才体系构建、创新孵化服务活动、科技创新项目实施等有机结合,加快中小企业集聚区、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和农业星创天地等平台建设,提升园区农业科技要素集成水平。完善园区建设和运营管理体系,加强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培育,健全技术转化服务体系和技术培训体系,打造涵盖农业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科技企业孵化等全链条的技术创新综合体。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产业发展中的引领作用,在品种选育、技术创新、智慧农业、机械装备、生态环保等领域取得一批具有重大应用价值的农业科研成果,打造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应用聚集地。
第四章 培育优势创新力量
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完善技术创新市场导向机制,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发挥企业家在技术创新中的重要作用,培育一批核心技术能力突出、集成创新能力强的创新型领军企业,实现科技型企业增量提质。
第一节 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
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创新体系。围绕绿色消费品、装备制造、能源电子等产业集群,实施科技型企业“三年倍增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和高成长性企业培育库,培育一批国家级和市级高新技术企业、科技型企业。发挥龙头企业引领作用,鼓励企业设立研发平台,提升规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全覆盖率。加大对高质量创新创业活动的引导和支持,加强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培育,促进自主创新和引进创新。放宽“四新”经济市场主体准入,大力引进创新型领军企业和细分领域隐形冠军,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为技术创新重要发源地。鼓励龙头企业联合县职教中心,共建面向行业共性基础技术开发的创新研究院,建设一批公共研究检测试验平台。到2025年,市级科技型企业达到1000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达到70家。
第二节 培育新型科技研发机构
实施引进科技创新资源行动计划,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高校、一流科研院所、世界500强企业来云设立新型研发机构,在数字经济、能源电子、装备制造等领域培育一批重大科研试验和技术集成示范应用基地,鼓励企业与科研院所共建产业园研究院。加快重庆市云阳数智职业技术学校等高等院校建设,积极建设高水平科研实验室。大力引进法人化运作的新型研发机构,实现人才链、创新链、产业链的有机融合,力争“十四五”时期实现全县独立法人研发机构零突破。积极争取市中药研究院在云阳设立分院。支持本地龙头骨干企业联合高校院所、科研单位共建市场化运行的高水平新型研发机构,共同承担国家及市级重大科技项目、共享科技成果。
第三节 加快组建创新联盟
围绕三大产业集群,引导金田塑业、三峡云海药业、宏霖食品、彩纳新材料、诚信杭萧钢结构等有条件的领军企业以共同利益为纽带、市场机制为保障,联合行业上下游、产学研力量组建创新联合体。依托技术创新战略联盟,集聚整合优势创新资源,围绕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关键核心技术问题打造创新联合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建设创新联合体,通过股权投资、项目投资等多种形式,为科研攻关、成果转化、产业化应用提供金融支撑。支持创新联合体建设科技创新平台,承担国家、市级重大科技项目。
专栏1 科技创新主体培育重点项目 科技科研平台建设。推动云海药业渝东北检验检测中心创建市级重点实验室,建设三峡大学及成都中医药大学科技成果转化分中心和博士工作站,争取市中药研究院在云阳设立分院,与重庆邮电大学合作筹建全国首个“库区生态监控大数据系统”。 前沿科技示范应用平台建设。支持科技企业、新型研发机构等独立或牵头组建“城市未来场景实验室”,加快5G、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率先应用。 产学研平台建设。组建公园城市研究机构、恐龙科考研学院,争取在西部(重庆)科学城设立古生物研究所。 科技创新联盟建设。推动建立智能制造装备研发创新联盟、三峡中医药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广告新材料研发创新联盟、现代装配式建筑研发创新联盟、大数据技术研发创新联盟、内河航运装备技术创新联盟、医学健康研发创新联盟、草食牲畜科研创新联盟、农产品加工技术研究创新联盟、智慧城市研发创新联盟。 |
第五章 推动科技赋能现代制造业
围绕绿色消费品、装备制造、能源电子三大产业集群,瞄准科技前沿和产业制高点,以骨干企业为支撑,以科技创新带动工业领域技术创新、产品创新、管理创新、制度创新,围绕创新链促进产业链集聚、集群、集约发展。
第一节 中医药产业联合创新
围绕中药材优良品系选育、工厂化育苗与规范化种植技术研发、天然活性物质筛选与结构优化、新药创制、药品中试与剂型研究、药品临床前研究与临床研究、药材与药品质量控制及产品标准体系研究、中医药大健康产品的研究与开发等环节,实施一批产业关键技术研发项目和新产品新技术成果孵化项目。推进产地加工与饮片加工一体化,重点推广应用低温冷冻干燥、节能干燥、无硫处理、气调贮藏等新技术,提高产品科技含量。加快制定中药配方颗粒的质量标准,加大技术创新和设备更新,实现“精良选材、精益生产、精密质控、精心制药”。鼓励企业加强中药提取物关键技术及产品研发,以县域内菊花、小茴香等品种为主,积极发展菊花、小茴香精油提取物等相关产品。加强中成药质量标准研究。鼓励医药企业创建中药炮制技术实验室,传承创新特色炮制技术。
第二节 农副产品加工技术研究
鼓励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加强新产品研发投入,研制生产一批营养、安全、美味、健康、方便、实惠的传统面米、薯类、杂粮、预制菜肴等多元化主食产品和休闲食品。加强与健康、养生、养老、旅游等产业融合对接,开发功能性及特殊人群膳食相关产品。加快新型非热加工、新型杀菌、高效分离、绿色节能干燥和传统食品工业化关键技术升级与集成应用,鼓励装备制造企业开展信息化、智能化、成套化精深加工装备研制。努力推动农产品及加工副产物的综合利用,大力推广副产物综合利用技术体系,重点开展秸秆、稻壳、米糠、麦麸、饼粕、果蔬皮渣、畜禽骨血、水产品皮骨内脏等副产物梯次加工和全值高值利用,研制、推广一批新技术、新产品。
第三节 广告新材料研究创新
推进广告新材料行业生态化、集群化、智慧化、国际化发展。鼓励相关企业重点开展以纳米转印创新研究为基础的绿色印刷制版技术、高分辨率电子印刷技术、光电基高分子材料、变色墨水等试验研究和技术引进,探索3D光栅立体画、UV彩白彩、景观穿孔板、流晶等新型材料应用研究,支持发展形状记忆合金、自修复材料、智慧仿生材料、智能传感材料等新兴功能材料。加快推动广告材料产业融合发展,拓展人工智能技术在新材料研发试制中的作用,推进大数据智能化与广告材料产业深度融合,推动广告材料产业转型升级,打造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广告新材料行业中心和具有全国影响力的广告新材料创新高地。
第四节 现代装配式建筑技术创新
鼓励杭萧钢构等龙头企业加强装配式建筑创新设计研究,统筹建筑结构、机电设备、部品部件、装配施工、装饰装修,推行装配式建筑一体化集成设计。推广通用化、模数化、标准化设计方式,积极应用建筑信息模型技术,提高建筑领域各专业协同设计能力,加强对装配式建筑建设全过程的指导和服务。鼓励设计单位与科研院所、高校等联合开发装配式建筑设计技术。优化部品部件生产,培育一批技术先进、专业配套、管理规范的骨干企业和生产基地,支持部品部件生产企业完善产品品种和规格,促进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信息化生产。积极引导设备制造企业研发部品部件生产装备机具,提高自动化和柔性加工技术水准。推广绿色建材,鼓励企业开发应用质量优良、节能环保、功能良好的新型建筑材料。鼓励装饰与保温隔热材料一体化应用。
第五节 内河航运装备技术研究应用
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建养前瞻性基础研究,推进航道整治和通航建筑物的建设、养护、生态修复等关键技术,以及基于船岸协同的内河航运安全管控与应急搜救技术研发。大力发展以高能低耗材料、建筑信息模型(BIM)、装配式技术相融合的基础设施智慧设计与建造技术。发展用于基础设施服役性能保持和提升的监测预警技术。突破空间、功能和寿命协同的内河港航共网多线基础设施养护技术。推动复兴港新一代自动化码头建设,探索开展“端—网—云”架构下自动驾驶集卡、轨道平台、大型无人机等港口货物集疏运设备应用。联合开发急流、浊水、深水条件下船舶救捞技术与装备。推动基于云网交互的电子航道图、船舶综合补给平台、港航基础设施运养等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建设,实现智能综合信息高效便捷服务。
第六节 装备制造先进工艺技术创新
围绕汽摩零部件、船舶制造、模具制造等装备制造业,聚焦产业基础薄弱环节,推动轴承、齿轮、液气密件、连结件、弹簧及紧固件、模具、传感器等核心基础零部件性能稳定性、质量可靠性、使用寿命等指标提升。围绕装备制造业重点领域发展需求,持续推进清洁铸造、先进焊接、精密锻造等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制及应用。加快推进制造工艺智能化、绿色化转型升级,积极引进近净成形技术、精密成形技术、真空热处理技术、增材制造技术、先进焊接技术等先进制造工艺,以及节能节水、综合利用等绿色生产工艺,加强工艺基础数据库建设。鼓励机械装备制造企业积极参与重点领域和基础公益类标准制定,培育发展先进团体标准,以标准链支撑产业链供应链。
第七节 大数据标注及存储技术研究
开展综合领域数据标注技术研究,加强图像、视频、地图、语音、文本等非结构化数据清洗、标注、验证服务等技术研究,支持企业开展数据标注工具及软件的研发,建设AI算法专用的数据训练集、数据库、数据平台等产品,重点加强数据采集、方言采集、数据清洗、语音转录等技术研究,打造云阳特色的数据标注产业。开展专业领域数据标注技术研究,支持“AI+”专业领域数据标注服务业态的发展,鼓励专业服务企业、个人、团队承接医疗、金融、交通、生态等专业领域数据标注服务;支持企业采集购买医疗、交通、教育、生态等目前“AI+”行业热点领域数据,标注形成专业领域数据训练产品。鼓励企业基于专业领域数据标注服务进行延伸发展,由数据服务型企业向技术研发型企业转变,持企业开展内容审核技术、算法、工具等研发,对外提供数据算法产品、行业智能解决方案,唱响“数据加工找云阳”品牌。加强数据安全、高效存储技术研究和应用,建设重庆市政务数据灾备中心和三峡库区水环境数据中心。
专栏2 制造业科技创新及应用重点项目 制造业技术创新项目。围绕智能制造装备、现代中药、新材料、能源电子等领域,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建设装配式建筑工程设计中心、重要研究院渝东北质量检测分中心、关高材料研发设计中心,力争创建1家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市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家以上市级企业技术创新中心。 智慧工程建设项目。建设T3+区域数据中心,升级华为“鲲鹏”产业云,集中打造企业云、行业云,争创市级数字化车间10个,智能工厂2家,力争工业企业“上云”数累计达到1000家以上。 特色数据平台建设。建设全国中药材数据中心、水环境大数据科学研究中心、三峡文旅数据中心、全国面业大数据中心、重庆市数据异地灾备中心、云阳产业云、政府大数据资源管理和运营平台二期、5G展厅研学基地、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能中枢、城区智慧城管中心、智慧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数据服务产业平台。 |
第六章 强化农业科技支撑
紧扣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实施农业科技创新重点工程,加快新品种、新技术和新产品研发与示范,健全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依靠科技创新拓宽现代农业发展空间,以科技补齐农业现代化短板,提高农业质量效益和竞争力。
第一节 优化农业品种结构
实施现代种业提升工程,培育现代种业龙头企业,加快新品种更新换代,实现良种全覆盖。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开展全县农业种质资源调查,抢救性收集珍稀、濒危、特有资源和特色地方品种,对现有农作物种质资源、畜禽水产种质资源开展鉴定评价。加快建设一批重要农作物、畜禽、水产等种质资源库(圃、场、区)。加强种繁基地建设,建立农作物优质品种育种育苗展示推广中心。围绕粮食作物,加强高产优质水稻和玉米的品种选育引进及配套种植技术攻关,提高粮食作物单产;围绕水果产业,依托中国农科院柑桔研究所、市农技总站、市农科院果树所等科研院所,建设三峡库区中高山柑橘品种试验中心,加大脐橙新品种的引进、示范和推广,重点发展纽荷尔脐橙、伦晚脐橙、红肉脐橙等为主的中晚熟脐橙品种;围绕畜禽产业,鼓励企业开展育种联合攻关,建成一批良种生猪、山羊、肉牛种繁场;推进水产原良种场建设,增强主要水产养殖品种种源供应能力。
第二节 加强农业科技推广应用
搭建农业科技创新平台,加强与高校及市农科院、市中药研究院等科研院所合作,推动建立农业科技协同创新联盟,支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建立农业科技研发平台,重点建设3-6个农业科技创新试验示范基地,加快在品种选育、技术创新、智慧农业、生态环保等领域集成一批重大农业科研成果,强化农业实用新技术应用推广。不断充实县农业科技首席专家队伍,加大力度建设科技特派员工作站。健全县乡村三级科技服务体系,推广“专家+农技指导员+科技示范户+农户”服务指导新模式,支持各类社会力量广泛参与农业科技推广。力争到2025年,农业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65%。
第三节 提升农业生产技术装备水平
聚焦薄弱环节,加快研究水稻、油菜、高粱等主要作物高效植保、产地烘干、秸秆处理、耕种收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配套,积极探索畜禽水产、设施农业、菜园和茶园机械化生产新技术,打造一批农业生产全程机械化集成示范工程,积极推广“智慧农机”,力争2025年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55%。建设一批大田作物精准耕作、智慧养殖、园艺作物智能化生产等数字农业示范基地。加快建设人机协同的天空地一体化数据信息采集体系和实时动态监测网络,建设基于大数据的农业“一张图”,打造三峡库区智慧农业样板区。推进大数据、人工智能、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在农业领域的全程或关键环节应用,建设智慧农业试验示范基地15个,创建国家数字农业创新应用基地。引导各类主体研发应用畜牧业清洁化生产、排泄物资源化综合利用和重大动物疫病综合防控等新技术、新装备。大力发展设施农业,集成应用集约化育苗、水肥一体化和环境调控等现代技术,打造现代农业样板。加强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技术创新,以源头减量、过程控制、末端利用污染治理和减臭技术为核心,推广使用微生物制剂、酶制剂等饲料添加剂和环保型饲料、节水节料设施、养殖环境治理等畜牧适用新技术。
专栏3 农业科技创新重点项目 农产品品种培优行动。引导帮豪种业加强杂交水稻和杂交玉米重点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创建国家级“抗旱王”肉牛繁育中心1个;建成市级种猪场2个、山羊种繁场5个、土鸡种繁场5个;打造5至8个标准化鱼苗供应基地;保护好水口镇国家级野生大豆500亩基地。 农业科技推广工程。深化和完善科技特派员制度,拓展科技特派员选派范围和服务领域,加强本土科技人才培养,每年保持40名以上科技特派员下乡入园进企开展服务,成立全产业链服务的科技特派团。结合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每个产业确定技术专家1名,带动农技推广人员10名,其中乡镇农技人员比例不低于70%,开展农业生产技术攻关;遴选认定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3-6个,每个基地建设农民田间学校1所,开展新品种及新技术的试验示范;每个农技推广人员联系10名科技示范户,每个科技示范户口辐射周边农户10户。 智慧农业重点项目。积极引进“智慧果园管理解决方案”,打造智慧果园20个。围绕粮油、蔬菜等大田作物,推广智慧感知、智能分析、智能控制技术与装备集成应用,建设大田作物智能农业示范基地4个。发展设施农业,重点建设工厂化育苗系统,应用温室环境监测、水肥药综合管理技术,建设智能设施农业示范基地2个。大力推广养殖环境监测、畜禽体征监测、精准饲喂、畜禽疫病监测预警、废弃物自动处理等信息技术和装备,建设智慧化畜禽养殖场6个。开展数字渔业试点,构建基于物联网的水产养殖生产和管理系统,建设渔业生产智能化示范基地2个。 |
第七章 加强现代服务业科技创新
顺应现代服务化与产业融合发展态势,强化数字技术、智慧技术在金融科技、智慧文旅、科技服务、智慧物流等重点领域的融合研发及深度应用,提升新一代信息技术对现代服务业的支撑水平
第一节 推动科技赋能大旅游
推动现代科技与文旅产业深度融合,集中精力打造世界恐龙之都、天下龙缸、张飞庙、三峡梯城、岐山草原、环湖绿道“六张名片”,建好“一中心三平台”智慧旅游体系。以云阳打造世界恐龙之都为契机,加快建设普安恐龙5A级景区,加快推动恐龙文化科技产业发展。以大数据智能化为引领,大力发展数字内容产业,重点发展基于虚拟现实(VR)、增强现实(AR)、混合现实(MR)技术的外接式头盔、一体式头盔等产品和家庭数字娱乐、数字音乐、动漫游戏等内容,推动恐龙文化资源数字化转化开发、文化场馆数字化智慧化改造,增加恐龙文化数字内容供给。加快推动“文化旅游产业+AI”,推进智慧文化创意产业平台建设,着力打造恐龙动漫产业发展基地,建设智能文化创意产业园,推动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化创意、旅游相融合,实现智慧导游、智慧景区、智慧安保、智慧应急联动等服务。
第二节 创新发展数字经济
面向“互联网+”时代的平台经济、众包经济、创客经济、跨界经济、分享经济的发展需求,以新一代信息和网络技术为支撑,加强现代服务业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大数据、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的集成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提高现代服务业创新发展水平。围绕生产性服务业共性需求,重点推进电子商务、现代物流、系统外包等发展,增强服务能力,提升服务效率,提高服务附加值。积极培育发展新兴服务业。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新兴服务业深度融合,探索“互联网+”在服务业应用的新模式和新业态,大力开展服务模式创新,进一步发展数字生活、数字文化、数字医疗与健康、数字教育等新兴服务业,发展平台经济、跨界经济、共享经济和体验经济,满足消费结构升级的需要,打造经济发展新动能。
第三节 推动其他服务业科技创新
推动传统物流活动向信息化、数据化方向发展,建设集公共服务平台、物流综合管理平台、数据中心和支撑平台为一体的智慧物流体系,提高资源分配有效性,全面提升社会物流效率。深入实施文化科技创新工程,强化文化科技资源整合和统筹规划,加强网络化、个性化、虚拟化条件下服务技术研发与集成应用,大力发展民族民间文化资源服务、文化艺术展演服务、内容知识服务、影视媒体服务、文化旅游服务、文化创意设计服务等,提升文化产业技术、创意和设计水平及文化内涵。以满足企业科技创新需求和提升产业创新能力为导向,加快发展工业设计、研究开发、技术转移、检验检测认证、创业孵化、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科技金融等专业科技服务和综合科技服务,加强科技创新和商业模式创新,培育和壮大科技服务市场主体,做大做强科技服务业。
第八章 大力发展民生科技
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科技创新的落脚点,把惠民、利民、富民、改善民生作为科技创新的重要方向,围绕人民生命健康、教育、智慧城市建设、生态环境等领域,加快现代技术渗透,为创造高质量生活提供强大科技支撑。
第一节 推动科技服务健康
围绕三峡健康城建设,突出解决重大慢病防控、人口老龄化应对等影响国计民生的重大问题,以提升全民健康水平为目标,系统加强生物数据、临床信息、样本资源的整合,统筹推进临床医学研究和疾病协同研究网络建设,促进医研企结合开展创新性和集成性研究,加快推动医学科技发展。支围绕疾病防控、精准医学、生殖健康、康复养老、药品质量安全、创新药物开发、中医药现代化等,加快慢病筛查、智能医疗、主动健康等新技术应用,加强疾病防治技术普及推广和临床新技术新产品转化应用。支持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县妇女儿童医院做大做强,推动县人民医院、县妇女儿童医院创建三甲医院。支持以肺癌和心脑血管疾病为突破口,引进高水平学科带头人,布局20个以上重点专科和特色专科,其中肺癌、心血管等5个以上专科达到市级领先水平,为提高医疗服务供给质量、加快健康产业发展、建设健康云阳,提供坚实支撑。
第二节 加快推进创新教育
大力发展智慧教育,配备先进的教学仪器设备,搭建云阳县智能教育大数据平台打造智能教育新场景,推动中小学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汇聚智慧教育新资源,培育“云课堂”“空中课堂”“远程互动课堂”等创建智能教育新模式,建设云阳县云教育管理指挥中心、数字教育大资源中心与大数据决策指挥中心提升智能教育治理水平,推动人工智能在教学、管理、资源建设等全流程应用。建立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教育环境,提供精准推送的教育服务,实现日常教育和终身教育定制化。推动科学教育特色发展,鼓励支持学生积极参与各类科学创新活动,做好云阳县青少年科技创新县长奖评选工作,争创一批青少年科技教育特色学校,打造一批未来科学家培养计划教育基地。
第三节 加强生态环境技术研究应用
强化生态环境保护的科技支撑,创建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城市和市级“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贡献云阳力量。加强与中国环科院合作,加大“一江四河”综合治理技术攻关,加快发展长江干流及主要支流消落区综合治理,友好型利用技术研究和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在国家战略淡水储备、三峡库区水土保持上展现云阳担当。实施生态保护和修复科技支撑重大工程。在澎溪河高阳段成立“三峡库区支流(澎溪河)水生态和水华防治科研基地”。
第四节 加强智慧城市建设
稳步推进智能交通、智能旅游、智能市场、智能家居,全力打造智能云阳。深入实施“云长制”,全面落实管云、管数、管用。统筹推进数字社会、数字政府、数字孪生城市等建设,实现“一网通管”“一网通办”“一网通治”,提升城市运营、政务服务、公共服务、应急管理、社会治理数字化智慧化水平。持续深化政务数据资源“聚用通”,完善全县政务数据共享平台,打通国家、市、县三级数据通道。加强数据安全监管,强化个人信息保护。提升全民数字技能,实现信息服务全覆盖。推动城市管理数字化,完善城市管理精准感知网,实现大城智管。
专栏4 民生科技重点项目 医疗健康领域创新。推进健康监测预警、大数据采集与融合分析、健康辨识、心理调适、康复护理、个性化健身、健康管理技术研究,研发智慧穿戴设备、康复辅具、家用康复机器人、感官增强设备。加强早期筛查、精准诊断、分子分型、个体化治疗、疗效预测及监控等技术研究,推进重大疾病早期诊断、个体化治疗、危重症诊疗、康复技术、干预适宜技术创新。 智慧教育。搭建云阳县智慧教育大数据平台打造智慧教育新场景,推动中小学数字资源共建共享汇聚智慧教育新资源,培育“云课堂”“空中课堂”“远程互动课堂”等创建智慧教育新模式,建设云阳县云教育管理指挥中心、数字教育大资源中心与大数据决策指挥中心。 智慧城市建设。建设政府大数据资源管理和运营平台二期、5G展厅研学基地、人工智能数据中心、智能中枢、城区智慧城管中心、智能城市时空大数据平台、数据服务产业平台。 生态环境治理创新。在澎溪河高阳段成立“三峡库区支流(澎溪河)水生态和水华防治科研基地”;以高山污水处理厂人工湿地植物选择为重点,在清水草场污水处理厂成立“三峡库区高山植被演替观测研究站”,建成生态科研基地2个。 |
第九章 集聚多层次创新人才
牢固树立人才是第一资源的理念,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用平台聚才、用政策引才、用服务留才,推进“六个专项行动”,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生态。
第一节 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壮大科技人才队伍,构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梯次培养格局,形成结构合理、有机衔接、支撑有力的人才布局。发挥科技特派员作用,强化重点产业提质增效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撑。建立院校科技人才、外援专家、本地人才、医疗学术学科带头人专家库,完善人才交流机制。建立健全紧缺人才目录、云阳籍优秀人才信息库,优化人才引进政策。创新编制使用办法,探索建立“政府聘、企业用”等创新型人才引进模式。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健全市场化引才机制,充分发挥用人单位的引才主体作用,鼓励通过项目合作、技术开发、科技咨询、学术交流等方式柔性引才。深入实施高层次人才发展计划,围绕现代制造业、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大数据、医疗等重点领域,招引一批紧缺急需的管理人才、高技能人才、领军型人才、创新型人才,以高层次人才推动产业弯道超车。坚持招商引资与招才引智并重,促进人才、资金、技术、项目同步落户。
第二节 加强人力资源开发
完善人力资源市场管理制度,推进人力资源市场诚信体系和标准化建设,规范招人用人制度和就业中介服务,维护劳动者平等就业权利。大力发展人力资源服务业,制定加快人力资源开发的扶持政策,建设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重点培育品牌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和骨干劳务经纪人。支持人力资源服务机构推进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产品创新,不断提高市场竞争力。鼓励企业加强高端人才、院校毕业生等人力资源开发,加大面向生产一线的实用工程人才、卓越工程师和专业技能人才引进。完善以职教中心为基础、企业为主体、政府推动和社会支持相结合的高技能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引导企业与大中专院校、职业教育机构加强合作,建设创新实践基地,推进联合招生、联合培养新模式,共同培育一批面向生产一线的技能人才。加快建设职业技能培训信息平台和公共实训基地,加大对失业人员、农民工、贫困人员的职业技能培训力度。探索建立“万开云”人力资源服务产业园联盟,发挥联盟作用,强化用工统筹,指导企业开展人力资源错峰调剂,提高人力资源使用效益。
第三节 优化人才发展环境
聚焦科技工作者所思所想所盼所急,解决一批科技工作者最关心、最现实、最切身的问题,营造“近悦远来”人才环境。探索设立县高层次人才“一站式”服务中心,在落户、医疗保障、子女入学、科技计划项目申报等方面提供“一站式”服务,解决高层次人才的后顾之忧。强化人才安居保障,打造高质量人才公寓,优先安排科技创新人才入驻,健全科技创新人才工作调动、社保转移、子女入学及科技成果转化、项目落地等一站式服务,营造安心舒心的工作环境。优化科技人才编制岗位配置管理,给予区属科研机构、医疗卫生机构等事业单位编制定向支持,鼓励企业采用年薪工资、协议工资、项目工资等方式聘任高层次科技人才。健全人才评价激励机制,完善职称制度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机制,建立健全基层专业技术人才“定向评价、定向使用”机制,畅通职称评价“绿色通道”,放宽民营企业人才职称申报条件,做好民营企业特殊人才职称申报评定工作。完善创新型人才资助办法,对创新创业科研团队、“众创空间”团队、科技成果获奖者、企业引进的急需紧缺人才等予以资助,支持科技工作者申报国家级和市级项目、奖项、平台、荣誉称号等。
专栏5 人才“六个专项行动” 本土人才引进培育专项行动。建好用好云阳籍外出优秀人才、优秀大学生资源库,大力回引在外人才返乡创业就业。 “梯城英才”品牌提升专项行动。加快引进一批国内外科技型领军人才和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造就一批具有竞争力的青年科技人才后备军。 产业人才攻坚专项行动。推出“一重点产业集群一人才政策”,不断壮大产业急需紧缺创新型、应用型、技能型人才队伍,推动产业与人才深度融合。 人才发展平台提质专项行动。积极搭建创新创业平台,支持企业创建国家级技能大师、市级技能专家、企业首席专家等名师工作室、专家工作站,让人才创业有机会、干事有平台、发展有空间。 人才协同发展专项行动。建立人才合作机制,推动人才发展区域协同、人才培育区域互派、企业学校区域共建、人才服务区域共享。 人才生态优化行动。推进人才管理体制机制改革,健全激励各类人才在云创新创业政策支持举措,定期评选一批重点领域优秀人才,加大优秀人才奖励力度,营造重视人才、服务人才、成就人才的良好环境。 |
第十章 加强科技创新成果承接转化
创新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机制,充分激发创新主体积极性和社会创造活力,大力实施成果转移转化行动,构建科技创新成果消化吸收、转化应用、展示推介全产业链,疏通应用基础研究和产业化连接的“快车道”,促进创新链和产业链精准对接,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从“实验室”走向“生产线”。
第一节 深化“产学研”协作
建立校地、院地合作长效机制,加快引进知名高校、科研院所和创新型企业,推动校地、院地、校企、院企合作,共建高校分院、院士工作站、重点实验室、创新研发中心、科技企业孵化器等创新平台。引导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共建“产学研”联合体,共同承担市、县级科技计划项目,强化新产品和核心技术科技攻关,增强自主创新能力。鼓励中小企业与各类科研机构合作,建立技术依托关系,通过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创新承接力。
第二节 健全科技成果供需联结机制
发挥各级各部门创新引导作用,推动每个部门对接联系一个科研院校(所),建立稳定的合作关系,收集院校科技创新资源,建立院校科技成果库、高新技术库,健全企业和高校间科技创新资源共享、共用、共建、共开发机制,推动科技成果交流转化。组织动员专业学会所属智力资源服务企业转型升级,建立学会联系企业的长效机制,为科技成果转移转化供给端与需求端的精准对接提供信息服务。充分发挥驻企服务员作用,加强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四上”企业科技服务,畅通政府部门与企业联系沟通、信息反馈渠道,根据企业科技需求和科技创新能力,一企一策,引导企业在管理、生产、经营上创新,协助企业承接转化科技成果。
第三节 搭建科技成果转化服务平台
积极发展市场化技术转移服务机构,引导高校、科研院所及企业设立专业化技术转移机构,引进共建一批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服务平台和试验示范基地,鼓励国内外技术转移机构在云阳建立分支机构,提供科技咨询、检验检测、技术评估、技术交易、知识产权等专业化服务。发挥国有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带动引领作用,探索建立国资背景科技服务公司,为科技创新成果承接和转化提供全方位服务。到2025年,全县技术转移服务机构达到2家以上,建成科技成果转化公共服务平台1个,打造科技创新成果转化示范基地3个,转移转化科技成果500件。
第四节 加强创新成果推广应用
加强科技孵化平台建设,提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科技企业孵化器,突出专业化导向打造一批产业特色突出、孵化功能完美、配套服务健全、集聚效应突出的孵化载体,积极创建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加强应用示范和场景创新,紧扣大数据智能化和产业科技创新,强化科技成果转化示范,推广“在研一批、开发一批、上市一批”新产品滚动开发模式,落实首台(套)装备、首批次材料、首版次软件应用支持政策。支持开展新技术、新产品规模化应用示范,鼓励支持有条件的企业建立重大新产品应用开发场景,促进创新成果与产业链供应链无缝衔接。建设云阳县科技创新及成果应用展示平台,推动更多科技成果从云阳走向更广阔市场。
第五节 强化知识产权保护与运用
建立云阳县知识产权保护联席会议制度,强化知识产权保护工作的统筹协调。大力支持企业发明创造,对企业自主创新获得授权的发明专利给予奖补,对成功转化的发明专利给予运用资助。深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建设,加快引进专利代理机构,建立云阳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站,强化知识产权专业指导和服务。
第十一章 强化科技创新开放合作
第一节 深化“万开云”协同创新
以汽车、材料、消费品为核心,医药、电子、装备为重点,持续加强“万开云”制造业协同创新,携手打造一批技术创新、工业设计、检验检测、技术服务等产业技术支撑平台。共同实施规模工业企业研发机构三年倍增计划,支持建设一批企业技术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提升区域整体产业技术创新能力。加强现代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文化旅游、医疗健康等方面协作对接,强化产业链互补互助,构建利益共享产业价值链,增强产业集群整体竞争力。合力推进建设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建设,建立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推动共建一批国家或省部级科技创新中心和分中心,推动重大科技项目联合申报、协同公关、共同转化。充分借力万州国家级高新区创新资源优势,实现更多科技资源和成果共享。加强市级高新区创建沟通交流,探索与开州共创共建市级高新区。发挥好科技创新服务中介的纽带作用和“一城一区一廊”平台载体作用,构建区域性科技创新服务体系。
第二节 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科技创新中心建设
强化与西部科学城联动,吸引高水平大学、科研机构、创新型企业、综合性检验检测平台入驻。积极发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节点作用”,加强与达州、广安、南充等邻近区县的科技创新协作,建设跨区域科技创新联盟。围绕生物医药、智能制造、大数据、人工智能、新材料等建设专业科技创新孵化器。加强与重庆邮电大学、电子科技大学、成都大数据产业技术研究院等合作,建设大数据产业化基地;发挥中医药产业优势,依托本地中医药龙头企业,加强与重庆中药研究院、药物种植研究所、成都中医药大学等合作,建设中医药产业化基地;依托农业园区,强化与重庆市农科院、国家成都农业科技中心等合作,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化基地。
第三节 加强与沿海发达地区科技创新协作
围绕新兴产业培育与绿色消费品、装备制造、能源电子等主导产业转型升级的重大需求,建立与长江经济带、东部沿海各省市发展合作机制,引进创新资源,跨区域共建产业园区,探索“飞地经济”等模式,主动承接东部地区中高端产业和技术转移。鼓励开展企业层面多元化深度合作,吸引一流园区企业来园区设立区域研发中心、中试基地、产业化基地等各类分支机构,支持本地企业积极加盟一流园区组建的相关产业联盟。持续加强与山东威海科技创新协作,搭建两地科技交流平台,共同申报实施一批鲁渝科技协作计划项目,重点加强在农业、大健康、大数据、装备制造、机械加工、服装等领域技术合作,吸引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来云转化应用。
第十二章 完善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以激发科研人员和创新主体积极性创造性为着力点,深化科技体制机制改革,强化科技创新协调能力、服务能力,让更多科技创新成果汇聚云阳。
第一节 健全科技投融资体系
强化财政资金对创新引导作用,建立稳定的财政投入和“一事一议”财政结算机制,加大政府一般债、政府专项债、企业债等支持力度,探索与社会本共同设立县长创新基金,围绕重点产业,每年支持一批个科技创新重点项目。设立科技创新专项奖补资金池,建立动态增补机制,用于支持企业科技创新、贷款贴息、市场主体培育、人才引进、招商引资优惠政策兑现。做好知识价值信用贷款和“种子基金”,积极承接市级“科创投基金”和“天使基金”,放大政府财政科技资金引导作用。引导银行、保险、证券、创投等社会资本投入科技创新,形成多元化的创新投入体系。鼓励规模以上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开展科技研发投入(R&D)财政补贴。
第二节 深化科技管理体制机制改革
优化科技规划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重点领域项目、基地、人才、资金一体化配置。改进科技项目组织管理方式,实行重大科技项目、重大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揭榜挂帅”制度。优化完善“非共识项目”组织实施机制,建立重大科技项目和政策跨部门、跨区域协同会商会审机制,完善部门科技创新沟通协调机制,加强创新规划制定、任务安排、项目实施等方面的统筹协调,探索实施评审和决策创新模式。允许科研事业单位专业技术人员经所在单位同意,到企业和其他科研机构、高校、社会组织等专职、兼职开展创新活动并取得合法报酬,离岗从事科技成果转化、在职创办科技型企业等创新创业活动。建立创新政策调查和评价制度,定期对政策落实情况进行跟踪分析并及时调整完善。
第三节 完善科技创新分配机制
创新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深化科技成果使用权、处置权、收益权“三权改革”,建立健全科研人员股权激励制度。探索实行科研项目经费“包干制+负面清单”制度,赋予科研人员更大自主权。鼓励企事业单位建立体现知识、技术等创新要素价值的收益分配制度。建立科技计划项目剩余经费再研究使用制度,优化项目申报、评审、经费管理、人才评价和激励机制,提高科技项目人员绩效支出占比,消除科研人员不合理负担。
第十三章 营造创业创新创造氛围
培植创新文化,让创新文化根深蒂固,营造浓厚的创新氛围,形成人人创新、事事创新、时时创新、处处创新的生动局面,让科技创新成为全社会普遍共识和共同行动。
第一节 全面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
要积极推动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加快从要素驱动发展为主向创新驱动发展转变,不断推进理念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的全面创新。推进科技创新、企业创新、产品创新、市场创新、品牌创新,加快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推动科技和经济紧密结合。进一步深化全民创业就业五年行动计划,持续抓好“万人返乡百亿创业”行动,加大对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创业支持力度,持续扩大社会就业。着力构建高效顺畅的金融、人力资源等要素供给机制,持续降低创业创新成本,打造一批双创示范基地。推动双创组织模式和服务模式创新,持续掀起“大众创业”“草根创业”的新浪潮,形成“万众创新”“人人创新”的新势态。
第二节 增强企业创新意识
支持创新型中小微企业成为重要的技术创新发源地,加快做大创新体量、做强创新能力、做高创新水平,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主导、“产学研”高度融合的协同创新体系。支持创新主体联合市场主体组建风险共担、利益共享、稳定协作的创新联合体,推动大中小企业融通创新、协同发展,壮大创新创业生态圈。健全企业经营管理人才中长期激励措施,制定创新型企业家培育计划,加大优秀企业带头人、高层次管理人员培养力度。定期组织杰出企业家、优秀企业家到沿海发达地区、高等院校学习培训,熟悉行业前沿知识,激发企业家创新活力。
第三节 优化科技创新社会环境
建设创业孵化平台、专业技术平台和“一站式”公共服务平台,破除科研人员、企业家、创客、创业者创新创业障碍,打通科技成果向现实生产力转化的,激发全社会创新能量。强化舆论引导,讲好创新故事,大力弘扬劳模精神、科学精神,营造崇尚创新、海纳百川、厚待包容的创新氛围。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方针,落实已有创新人才保障政策,健全青年人才的普惠性支持措施,营造“近悦远来”的人才发展环境。加快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推动形成主体高效协作、资源有序流动、政策激励兼容、活力竞相迸发的创新生态。坚持不以结果为唯一导向,建立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容错纠错机制,建立健全科技人员澄清保护制度,保障科技人员学术自由,在全社会营造“包容创新、敢于创新”的良好氛围。
第四节 促进科普事业健康发展
把科学普及放在与科技创新同等重要位置,大力普及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传播科学思想、倡导科学方法,提升公众科学素质。聚焦青少年、农民、城镇劳动者、领导干部和公务员等重点人群,创新举办科技活动周、科普日等群众性科普活动,广泛开展科技教育、传播与普及。积极宣传卫生与健康、环境保护、资源利用、气候变化等领域科技进展,聚焦公众关切的健康、环境、食品安全、防灾减灾、科学健身、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等问题,加大科学知识宣传普及力度,在全社会塑造科学理性精神。加强科普新阵地建设,积极创建国家科普示范基地、国家特色科普基地和市级科普基地。多形式全覆盖开展科普宣传活动,以“全国科普日”及“科技活动周”“科技三下乡”“全国科技工作者日”等全民科学素质提升系列活动为载体,以科普讲座、科技培训、科普宣传等主要形式组织开展科普进农村、进机关、进小区、进校园活动,全面提高科学素质。加强科普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建立科普人才专业技术职称评价体系,建立完善各行业领域科普专家库,加强科普志愿者队伍建设。
第十四章 保障措施
第一节 强化组织领导
坚持和加强党对科技创新事业的全面领导,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科技创新的重要论述作为科技改革发展的行动指南,统筹科技创新战略、科技发展规划,科技重大任务、科技体制改革和重大政策。充分发挥科技创新领导小组作用,建立跨部门、跨领域的沟通协商机制,构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的新格局,推进创新驱动发展工作,及时解决工作推进中的重大问题,提高政府管理和服务创新的效能。建立人大、政协定期调研汇报机制,及时发现在科技创新、成果转化、人才引进等方面的问题,对全县科技创新工作提出合理化建议。加强宣传引导,充分调动科技界、产业界、企业界等社会各界的积极性,广泛动员各方力量共同推动规划顺利实施。
第二节 强化政策支持
聚焦创新驱动发展关键环节重点领域,重点推进科技创新投入方式、新型科研组织模式、高层次人才引进方式、项目管理机制、改革科技评价制度、协同创新机制、科技资源开放共享和科技人员激励机制等方面的改革创新。进一步完善科技创新政策法规,加强知识产权制度建设,加快形成配套完善、重点突出、支撑有力、具有比较优势的创新驱动发展政策法规体系。认真梳理各领域的科技创新政策,建立市、县联动的政策支持体系,做好国家、市级科技创新政策争取和落实。加大县级政策宣传兑现力度,帮助企业知晓政策、弄通政策,切实把各项科技创新政策兑现落实到位,强化政策绩效评价,不断优化完善政策支持体系,发挥引导激励作用。
第三节 强化监督考核
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加快制定科技创新发展绩效监测评估体系,创新规划实施过程评估方式,引入社会机构参与评估。改革完善科技创新评价机制和考核办法,强化科技创新目标任务完成情况的综合评价考核。在市对县科技创新考核的基础上,增设科技创新单项考核,将科技创新能力指标纳入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范畴,加大科技创新发展指标权重,将科技创新考核结果作为部门评优评绩的重要参考,对落实有力、成效显著的予以表扬,对工作落实不力的严格追责,发挥督查考核的“风向标”、“指挥棒”作用,推动全县形成合力,共同推进云阳科技创新发展。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