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

云阳巴阳枇杷助农增收 落实“六稳”“六保”

日期: 2021-04-14
字体:

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以来,重庆市云阳县巴阳镇积极探索农业电商旅游发展模式,通过创新销售方式,发展直播带货、延伸枇杷产业链,将枇杷这一项传统农业产业发展成为群众增收增效的新路子,推动六稳”“六保落到实处。

直播带货促销量稳收涨信心

枇杷是云阳县巴阳镇传统的种植产业,几乎家家户户都种有枇杷树,现主要品种有大五星”“解放钟”“华北1”“贵妃等。依山傍水、阳光充裕,独特的气候和水土条件以及优良的品种、科学的栽培方式,赋予了巴阳枇杷肉嫩多汁、酸甜可口的独特标签。今年,全镇枇杷种植面积10452亩、产量10268吨。

为拓宽枇杷销售渠道,减少今年疫情带来的影响,巴阳镇在字上拓展空间,发展直播带货这一新兴的在线销售模式。在510日举办的第十三届巴阳枇杷节开幕式上,开展县长来了直播活动。在现场,县长和专业主播一起走进直播间,为巴阳枇杷代言

这个枇杷看起来肉质很细腻,来一箱!”“县长代言的产品,质量我们信得过。作为全市直播代言活动的四个分会场之一,直播间人气爆棚,收获了众多网友的点赞。当天,仅巴阳枇杷当日网上下单就达6278单、销售额42.9万元。同时,当日采摘现场累计接待游客6000人以上。

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直播电商首战告捷,为扩大战果,巴阳镇按照人人都是主播、人人都为巴阳代言的新思路,镇村干部带头,引导农户学习微信、电商销售,参与线上线下销售活动,积极培育一批具有带货能力的电商新农人,助力农户脱贫致富。

农户枇杷丰收。段斯斯摄

阳坪村的果农乔光明,在直播电商中尝到了甜头。今年除了通过电商销出去自家1万多斤的枇杷,又从其他农户收购了1万多斤,总共挣了近7万元,比往年挣得还多些。“做直播电商第一要诚信,给大家发的货要和直播里的货品质相等,第二多搞些促销优惠活动,比如说每周、每天确定个时间搞活动,锁定粉丝。”乔光明的卖货经验越来越丰富,接下来,他准备直播销售自家的李子、樱桃、桃子等时令水果。

熊德才是阳坪村的一名贫困户,家里栽种了120多棵枇杷树。“我家里的枇杷主要通过商家收购、公路上零卖,还有在网上卖,挣了两万多元。”熊德才高兴地说。

熊德才整理自家要卖的枇杷。段斯斯摄

巴阳枇杷网上热销,刺激了乡村采摘人气高涨,促进了批发收购价格走高,枇杷膏、枇杷蜂蜜等巴阳农特产品搭车销售。截至目前,巴阳枇杷累计线上销售3.6万单,销售额288万元。

延伸枇杷产业链” 群众增收益

为延伸枇杷产业链,巴阳镇依托主导产业,探索枇杷旅游运作模式,以种植枇杷、柑桔等特色经果为主,建设集标准种植、民宿休闲、采摘体验、山地运动于一体的特色旅游型村落。

其中,正在规划建设的巴阳村现代果园,便是依托巴阳村自然资源优势、地理环境优势与产业基础优势,以建设果旅融合示范基地为主导的产业方向,结合巴阳峡地域文化,将三农资源转化为产业高地、人文乐土。而成功举办的十二届巴阳枇杷节,以乡村旅游的形式带动枇杷产业发展,让巴阳枇杷成为振兴乡村的黄金果

为延长枇杷保质期,巴阳镇将鲜枇杷制作成枇杷汁、枇杷膏。今年枇杷刚上市,该镇着眼于市民的健康需求,与当地以及城区的多家餐饮企业签订合作协议,指导打造了不同口味和特色的巴阳清肺养生枇杷宴,为广大游客奉上精品美食。

供游客挑选的优质枇杷。段斯斯摄

“使君粥”“犹抱枇杷蛋遮面”“枇杷清肺鸡汤”……经专业营养师的一双巧手,一道道由枇杷结合地方特色美食制作而成的清肺养生菜肴端上了桌。只见餐盘内有的还保留着枇杷的外形,但内部已填满了枸杞、嫩肉做成了独特的造型;有的枇杷被切成了条状,配着虾仁、墨鱼仔炒成了美味的菜肴;有的则被做制成了美味的枇杷蛋挞,为游客们献上一场“味觉盛宴”。

“今年全镇接待了采摘游客7.3万人次,承接枇杷宴1000余桌,有一部分前来采摘的游客就是为了枇杷宴来的。”巴阳镇相关负责人说。

据统计,2020年,巴阳镇枇杷产值9961万元,较去年增产1200吨、增收1800万元,人均增收1000余元,贫困户直接受益485户1552 人,有效巩固了脱贫攻坚成果,让广大农户获得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