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无障碍 适老化 繁体版 智能机器人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重大决策预公开>草案解读
云阳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云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征求意见稿》草案的解读
日期:2025-08-29 字体:【

云阳县农业农村委员会关于《云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征求意见稿》草案的解读

一、编制背景

高标准农田作为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压舱石”,为稳定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提供了重要支撑。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高标准农田建设。连续多年中央一号文件把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作为保障重要农产品有效供给和促进农民持续增收的重要内容,并明确提出:“两区”及永久基本农田为重点加快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修编建设规划,合理确定投资标准,完善工程建设、验收、监督检查机制,确保“建一亩,成一亩”。云阳地处重庆东北部、三峡库区腹心,是典型的农业生产大县,耕地资源和水资源总量丰富,但耕地以山地为主,耕地质量普遍不高,农业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区域性、结构性缺水严重,严重制约了全县农业发展。着力推进云阳高标准农田建设,有利于提高农田综合生产能力、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保障粮食安全和农产品有效供给,实现“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根据《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重庆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意见》(渝府办发202027号)等有关要求,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组织编制《云阳县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2030年)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规划》)。《规划》经反复修改,深入完善,通过评审。

二、主要内容

规划共分为7个章节。

第一章为背景与形势。主要分析4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分析云阳基本情况,涉及自然地理、农业产业及耕地资源等分析;二是对“十二五”以来高标准农田建设情况进行总结,针对高标准农田已建成规模、配套设施建设、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助力脱贫攻坚等成效进行总结;三是对高标准农田建设存在问题进行总结,云阳高标建设主要存在投入标准低、建后利用率不高、耕地质量提升有限、管护制度有待完善等问题;四是从政策、技术等层面分析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有利条件。

第二章为总体要求。主要明确本次规划4个方向的内容。一是明确规划指导思想,围绕党中央及重庆市层面关于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指示部署,以优先支持“两区”建设及永久基本农田为导向,以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农业效益和增加农民收入为目标,优布局、提质量、补短板,真正做到“建一亩,成一亩”;二是明确基本原则,建立“政府主导,多元参与”“规划引领,突出重点”“集中连片,整体推进”等七大基本原则;三是明确建设目标,根据市级高标规划对云阳下达指标,结合云阳实际潜力和情况,确保云阳到2030年累计建成面积达到55.18万亩,此次规划建设高标准农田38.69万亩,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面积25.85万亩,改造提升高标准农田面积12.91万亩;四是明确建设布局,衔接市级高标规划及云阳农业“十四五”规划等上位规划,结合云阳“一山三岭两槽”地貌特征和“一江四河”的水系分布,综合耕地数量、已建高标准农田、农业结构和粮食产量等因素,构建“三区”高标准农田建设格局,即:中高山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低山丘陵高标准农田建设区、河谷平坝高标准农田建设区。

第三章为建设标准及内容。建设标准方面是根据云阳耕地建设条件和不同的土地利用方式,结合云阳近几年的建设实践和实际情况,严格依照《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重庆市高标准农田建设规范》和重庆《丘陵山区宜机化地块整理整治技术规范》。建设内容方面,提出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及农田地力提升工程两大主要内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工程主要涉及田块整治、灌溉与排水、田间道路、农田防护与生态环境保护、农田输配电、田间监测等6个具体内容,地力提升主要涉及土壤改良及土壤培肥2个具体内容。

第四章为建设分区及任务。根据“三区”的建设布局确定各个区域的建设重点。其中,中高山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主要位于云峰山、七曜山、无量山、杉木尖山等海拔800米以上区域,涉及沙市镇、农坝镇、双土镇等20个乡镇,区域地形复杂,地势差异大,规划以生态农田建设为重点,围绕高山水稻、玉米、错季蔬菜等主导产业,补充水源设施、改善灌排设施,增加田间机耕道为主,适当开展田块整治。低山丘陵高标准农田建设区要位于云阳县西南部和东部,涉及鱼泉镇、江口镇、双龙镇、渠马镇等28个镇街,区域以丘陵为主,海拔多在500800米之间,地形起伏相对较小,水热条件较好,是此次规划的重点区域,围绕高效粮油、蔬菜等产业,重点开展“一平两通”,打造云阳粮油等农产品的核心供给区。河谷平坝高标准农田建设区主要位于长江、汤溪河、澎溪河、磨刀溪、长滩河河谷等海拔500米以下区域,以河谷平坝为主,地形相对较为平缓,高标准农田建设以田块宜机化整治为主,结合实际需求适当补充水源设施、改善灌排设施,增加田间机耕道路,并开展整区域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示范、梯田化改造示范、高效节水灌溉示范等。此次规划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63个,其中重点示范项目7个。

第五章为建设监管及后期管护。一是强化建设监管。全面推行项目法人责任制、招投标制等“六制”管理制度,在建设前后分别开展耕地质量等级评价和变更调查,逐步实现“建设一片、调查一片、评价一片”;同时统一上图入库,全面、准确将各环节信息填报至全国农田建设监测监管平台;建立健全高标准农田建设和规划实施考核评价制度,积极引导农民广泛参与项目建设和项目监督。二是规范竣工验收。按照“谁审批、谁验收”的原则,明确验收程序;工程竣工验收后,及时进行地类变更,强化地类变更管理;工程竣工验收合格后,及时按照有关规定办理交付利用手续,做好工程移交;建立高标准农田档案管理制度,建立高标准农田档案管理制度,做好建档工作。三是加强后期管护。落实高标准农田管护主体和责任,明确责任;建立农田建设项目管护经费合理保障机制,落实资金;建立健全日常管护和专项维护相结合的工程管护机制。四是严格保护利用。严格耕地用途管制,落实耕地“占补平衡”和“进出平衡”,强化用途管制;推进耕地轮作套种、种养循环,防止撂荒、弃种现象,实现耕地高效利用;推行合理耕作制度,实行用地养地相结合,加强农田保护;积极引导高标准农田、新增耕地重点用于粮食生产,确保良田粮用。

第六章为投资与效益分析。投资方面,本次高标准农田综合考虑建设成本、物价波动、政府投入能力和多元筹资渠道等因素,2024年及以前的按照实际投资进行计算,20252026年按照2500元/亩的标准进行估算,20272028年按照2700元/亩的标准进行估算,20292030年按照3000/亩的标准进行估算,改造提升项目按照2500元/亩投资标准进行估算。初步估算出项目总投资89475万元,其中:新建高标准农田投资57388万元,改造提升投资32312万元。资金筹措方面,根据《重庆市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实施细则》和《农田建设补助资金管理办法》文件,中央、市级与区县财政共同承担农田建设支出责任,云阳县在组织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中,有关部门将高标准农田纳入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和各相关专项规划,争取多方资金投入,拓宽投入渠道,形成投资合力。效益方面,经济效益层面,新改建高标预计可提升粮食综合产能分别达100公斤、80公斤左右,亩均增收节支500元左右,规模化经营比例提高3040个百分点,加快农业经营方式、生产方式、资源利用方式的转型升级;社会效益层面,高标准农田建设可显著提高抗风险能力,保障全县粮食安全和重要农产品供给,为项目区居民就业创业提供大量机会,特别是山地农机具的推广创造条件,推动农业转型升级,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生态效益层面,新增高效节水灌溉面积4万亩,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可提高10%以上,亩均节水率10%以上,亩均节药、节肥率均在10%以上,可增强农田水土保持能力、改善小气候、增加林木蓄积量,提升农田生态功能。

第七章为保障措施。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在县委、县政府领导下,形成部门配合、标准统一、信息共享、协力推进的工作机制,强化组织保障;加强农田建设管理和技术服务体系队伍建设,壮大人才队伍;加强行业管理,建立项目建设资质准入制度,提高整体质量。二是推进规划引导。坚持整乡整镇整片推进的基本原则,确定年度建设任务,统一规划布局;做好与云阳国土空间、土地整治、农业、水利、电力、交通道路等经批准的有关规划衔接,避免规划冲突和投资浪费;采用农业农村部门自查自评与第三方独立评价相结合的方式,开展规划评估。三是强化资金保障。有效整合财政、发展改革、农业农村等部门农田建设资金、农田水利资金,确保建设任务完成;探索建立以公共财政为主体的多元投入机制,拓宽投入渠道。四是规范建设管理。需选准项目、规范全流程管理、强化评价激励并纳入绩效考评,同时加强风险防控,确保项目、资金及队伍安全。五是严格监督考核,强化制度规范管理与资金绩效,开展激励考核,动员各方参与,同时加强风险防范与廉政建设,严格问责。


决策草案:
草案解读:
意见反馈: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ICP备案:渝ICP备12003733号-1 渝公网安备:50023502000110号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