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无障碍 适老化 繁体版 智能机器人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政协提案


冉洪钧委员

您提出的《加强川渝文化旅游合作 助推云阳张飞庙景区高质量发展的提案》(第151号)收悉。首先,感谢您对文旅工作的关心!经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前期工作成效

(一)用好文化优势,挖掘特色。我县历史人文底蕴厚重,文化资源富集。但要在全市大文化环境里脱颖而出,还需在特色挖掘上下功夫。当前,我们要立足三国文化、恐龙文化、井盐文化等三种在成渝地区具备一定影响力和独占性的文化资源,深挖内涵、做出特色。一是要强化内涵研究。建立三国文化、恐龙文化、井盐文化研究团队,深度挖掘文化内涵,形成一系列有深度的研究成果,将三国文化、恐龙文化、井盐文化打造成地域性特色文化品牌。二是要强化项目建设。持续推进张飞庙文物保护工程,讲好张飞“头在云阳、身在阆中”“三峡库区最大移民”故事,打造最佳旅游目的地。加大普安恐龙遗址科研科考力度,按照“三年开园、五年建成”的总体目标,打表推进云阳侏罗纪恐龙公园博物馆、遗址馆、化石保护基地、游客服务中心等主要建筑建设,力争打造世界一流水平侏罗纪恐龙公园,建成三峡旅游新地标。加大云安古镇保护与开发力度,做好现有遗址保护性开发,强化项目包装和招商引资。三是要强化载体打造。高水平策划张飞庙庙会,打造张飞文化IP。加大张飞系列、恐龙系列、井盐系列文创产品开发力度,建立文化商品体系。将三国文化、恐龙文化、井盐文化元素注入商业、城市建设等各领域,城市提升、乡村振兴等各类项目中,让文化处处可见、处处可感。

(二)用好旅游优势,打造精品。目前,我县有5A级景区1个(全市9个),4A级景区2个(全市106个,平均每个区县2.8个)。我们要把握当前在旅游资源上具备的竞争优势,继续抓好龙头景区提升,推动打造区域精品。一是抓好龙缸景区提升。结合重庆三峡国家气象公园创建,对照度假区创建标准、导则,持续完善景区管理机制、基础设施等,力争打造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挖掘土家文化元素,讲好“樵夫与龙女”故事,提升龙缸人文内涵。优化景区游玩线路,全面开放悬崖秋千体验项目,做好云端廊桥、飞拉达等项目维护更新。二是抓好张飞庙景区提升。对照5A级景区创建标准,加快推进游客中心、旅游码头、广场整治、古城墙维护等提档升级项目。加快推进南滨路风情街项目建设,提前做好业态布局、商家招引等相关工作。结合全县文艺团队打造契机,利用云阳师范学院、云阳职业教育学院等优势资源,打造一支常态化演艺团队,推出一场小型三国主题演艺项目,增加张飞庙游玩要素。注重提升游玩体验,策划新增一批碑刻、字画、书法等文化创意创作体验项目。三是抓好梯城景区提升。用好“世界最长城中梯”概念,强化《阶梯爱情》宣传推广,在云梯节点位置新增一批艺术小品、灯饰工程。大力推动磐石城保护性开发,持续推进环湖绿道项目建设及沿线景点提升,完成县城区域内旅游标识标牌及导视系统建设,优化提升“梯城八景”一日游线路,将三峡梯城景区延伸到整个县城。

二、下步工作举措

(一)把握渝东北三峡库区城镇群建设发展机遇。长江三峡是成渝地区的旅游王牌,在全国乃至世界都具有极高的知名度。我们要借助渝东北城镇群建设和大三峡一体化发展契机,积极融入区域发展。一是融入一体化旅游交通网络建设。借助实施“大三峡”旅游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工程契机,加快推动建设开州汉丰湖至云阳龙缸、云阳龙缸至巫溪红池坝旅游快速通道,加快谋划建设龙缸通用机场,积极策划建设云阳游轮游艇码头,与万州一道运营好“万云水上巴士”旅游专班,推动构建便捷化、立体化、网络化的旅游交通体系。二是融入一体化文化旅游品牌打造。积极主动参与和支持渝东北区域旅游协作组织工作,联动大三峡区县继续实施一体化宣传、一体化推广,推出区域旅游“一卡通”产品,打造区域旅游品牌。突出“库区、山区”特色,与周边区县策划推出一批三国文化、消暑纳凉、红叶观赏、峡谷探险等长短线结合、水陆结合的精品旅游线路,推动从“一线游”向“一片游”转型。

(二)把握成渝双城经济圈机遇。

一是建立国家级或市级巴蜀文化旅游发展专项基金。巴蜀文化源远流长、内涵丰富,与齐鲁、三晋等地域文化同属中国起源文化之一。建议从市级层面推动建立国家级或市级巴蜀文化旅游发展专项基金,推动巴蜀文化深层次研究,更好助推成渝“双城”经济圈发展。

二是打造大区域文化旅游品牌。一是把握成渝双城经济圈建设机遇,积极融入巴蜀文化旅游走廊建设,打造张飞庙刻画三国第一形象知名景区,同成都武侯祠、阆中张飞庙等同我县在资源上有共通性的市县结对子、联姻亲,签订战略合作协议,明确品牌打造、资源开发、旅游宣传等方面合作重心,构建一体发展格局。

三是构建渝地区文化旅游交流联动机制。成渝地区同宗同源、一脉相承,文化的共通性、交融性非常明显,但因为开发程度、地域情况的不同,发展的差异性也异常突出。为更好实现两地文化旅游互惠共荣,建议推动构建两地文化旅游交流联动机制。如,阆中同云阳可在三国文化挖掘利用上深度交流,可采取轮流坐庄方式联合举办张飞庙庙会、三国文化学术交流会等方式,打造大张飞文化品牌。

四是强化川渝文化传承利用。文化贵在传承。通过当下时兴的研学旅行方式,借助成渝区域三国文化优势资源,进一步开拓两地研学旅行市场,重点串联成都武侯祠、阆中张飞庙、广元剑门关等三国文化景点,开发三国文化精品线路,推动双城互动。

此复函已经林冬利主任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县政协提案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云阳县文化和旅游发展委员会

                                                         2020528


—5—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ICP备案:渝ICP备12003733号-1 渝公网安备:50023502000110号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