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无障碍 适老化 繁体版 智能机器人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首页>政府信息公开目录>建议提案办理>人大建议

云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关于县第十届人大次会议20250075建议的复函

吴祠波代表:

您提出的《关于搭建大学生实践平台助其更好融入社会的建议》(第20250075号)已收悉。经与团县委共同研究办理,现答复如下:

一、工作开展情况

(一)“返家乡”社会实践走深走实。一是精准开发实践岗位。2025年寒假,按照“因需设岗、双向选择”原则,组织全县部门与社会组织提供80个实践岗位,招募265名返乡大学生,有序参与政务实践、企业实践及公益服务。同步构建“线上+线下”宣传矩阵,线上借助“云阳团委”公众号等平台全程记录,线下依托“青年之家”动员基层团组织广泛宣传,提升活动影响力。二是健全完善保障机制。通过“制度+能力+总结”三维体系,为大学生购买人身意外险,协调实践单位发放补贴;要求单位专人传帮带,助其提升工作能力;将实践情况纳入总结,推送优秀事迹至团市委。三是多维激励激发活力。联合16所高校180名学生开展“三下乡”活动,在10个乡镇(街道)举办党史宣讲、直播助农等主题活动40余场、支农支教20余场,惠及500名群众。此外,评选14名先进个人,推广优秀案例,激励更多青年投身基层。

(二)实践能力培养提质增效。一是实施就业见习岗位扩容提质行动。围绕“2238+3”现代产业集群体系等重点产业的人才需求,开发一批技能类、管理类、销售类岗位600余个,并通过官方网站、微信小程序等信息化平台向社会公开发布。二是搭建供需匹配精准对接平台。加强部门协同、上下联动,通过线上对接、线下走访等形式,动态掌握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毕业年度大学生、16—24岁登记失业青年就业见习意愿。举办就业见习双向对接活动2场,提供政策宣讲、岗位精准匹配等针对性就业见习服务。三是强化见习过程管理与能力提升。开展校园职业指导活动5场,涵盖专业实操、职业素养等内容,累计参与活动630人次。建立见习反馈机制,通过定期座谈、走访等,不断优化见习培养方案,助力大学生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提升专业技能与职场适应能力。已发放见习补贴315人次83.11万元。

(三)校地合作落地落细。一是强化组织协调。建立“校地对话”机制,成立专项领导小组,召开就业工作座谈会2场、部门联席会议1场,研究解决县域高校大学生实习难题,明确部门就业岗位开发归集、吸纳就业信息采集、优惠政策宣传推介3项重点任务。二是夯实制度基础。创新出台《实施县域高校“重庆幼儿师专”就业指导服务试点工作方案》,围绕资源整合、服务前置、人才共育、创新培优、跟踪服务5个方面,制定全年34场就业创业活动计划,形成全流程、体系化的就业服务链条。三是加强队伍建设。组建重庆幼儿师专梨园校区就业创业服务站,配备专门办公场地和专职公益性服务岗,提供意愿收集、岗位推荐、职业指导、政策宣传等服务。组建高校招生就业处相关人员、班级辅导员等参与的多元化职业指导队伍,开发职业指导能力培训课程体系,完善职业技能等级评价制度。

二、下一步工作打算

一是依托联席会议工作制度,充分发挥人社、经信、教育、文旅、团县委等职能部门协同联动作用,全力做好开展市场化岗位开发归集发布更新工作,动态掌握毕业年度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的基本信息、就业状态、就业意愿、服务需求信息,针对性、创新性开展供需匹配活动,提升岗位对接精准度。

二是充分发挥人力资源机构、行业协会等社会力量优势,采用政府购买服务方式,引入专业服务机构参与毕业年度大学生和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服务。组织开展职业指导、技能培训、专场招聘会等密集型就业创业公共服务活动,举办就业服务进园区、留渝来渝就业创业对接服务活动,扩宽就业创业服务渠道。

三是加大宣传推广力度,通过新媒体平台、校园宣讲、成功案例分享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我县就业创业政策、实践活动成果和优秀典型,吸引更多大学生关注我县实践平台,激发他们投身家乡建设的热情和积极性,营造良好的就业创业氛围。

此复函已经蒲勤斌局长审签。对以上答复您有什么意见,请填写在回执上寄给县人大常委会代表工委,以便进一步改进工作。

                    云阳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

                         2025年6月15日

(联系人:周章;联系电话:55129203)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ICP备案:渝ICP备12003733号-1 渝公网安备:50023502000110号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