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无障碍 适老化 繁体版 智能机器人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部门>县生态环境局>政务公开>政府信息公开目录>环境管理>自然生态


一、基本情况

云阳县位于三峡库区腹心地带,云阳县城溯江迁建,长江与澎溪河在云阳新县城交汇,形成一道狭长的滨江地带。十余年间,滨江地带遗留问题较突出:城区原有规划保留的冲沟廊道,被不同程度占用和破坏;滨江沿线土地破坏严重,乱堆乱放、乱取乱倒;非法砂石码头屡禁不止、污水横流;在江岸30米的消落区中,裸岩、裸土较多,受蓄降水水位涨落影响,水土流失严重,地质隐患突出。云阳县于2014年启动县城沿江库岸环境综合治理项目,将库岸整治与城市文化、自然景观有机融合,通过7年时间建设,完成长约33公里、面积约500公顷的岸线综合整治,涵盖节点项目30多个,魅力分区6个、主题公园8个,构筑起沿长江和澎溪河分布,东始复兴黄岭、西至人和街道、南傍张飞庙景区、北达黄石高铁站的环城生态绿道和休闲健身通道。变荒滩为绿色秀带、生活秀带、经济秀带,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城市范例,有效促进三峡库区沿江库岸生态产品价值提升。

二、主要做法

一是秉持自然理念,变荒滩为绿色秀带。统筹规划,综合治理,面向全球邀请最顶尖的景观设计单位参与总体规划设计工作,高标准编制规划。成立以县委副书记、县长任指挥长,县政协主席为常务副指挥长,各分管副县长为副指挥长的项目建设指挥部,高质量统筹岸体修复、地灾防治、水环境治理、国土绿化提升、土地整理、生物多样性保护等系统工程,并与城市提升行动等充分对接、协同推进,开展岸上岸下、地上地下以及流域系统修复、综合治理。完成175米以上约300公顷的景观绿化工程,其中月光草坪是西南片区最大人工草坪,占地500余亩,草坪面积300余亩。完成消落区约148公顷的库岸绿化工程,特别是消落区通过实施连锁式植草砖、雷洛护垫工程治理和实施扦插狗牙根和播撒狗牙根草籽等方式,既稳定库岸边坡,又改善环境。强化源头管控,严格实行“三禁止制度”,环湖绿道内禁止房地产开发、禁止建设工业项目、禁止经营有高污染的餐饮项目。拆除顺风船烧烤城、滨江公园游乐场、四方井货运码头,收回开发商正在建设的飞凤梯房地产项目,清除非法砂石码头17家。完善环境基础设施,先后修建排洪沟18条、拦截沟21条、污水泵站7个,设置垃圾收集点15处、垃圾桶400余个,从源头上减少污水、生活垃圾等进入长江及澎溪河。

二是秉持为民理念,变荒滩为生活秀带。注重功能布局,连点、连线、连片打造。33公里环湖绿道由宽约3米的自行车道、跑步道和漫步道“三道”将自然体验区、健康休闲区、双井风情区、生态活力区、宜居水岸区、文化旅游区等6个魅力分区和月光草坪、滨江公园、阳光沙滩、立新公园等30多个休闲节点串珠成链。在绿道上科学合理设置连接居民区、公园、广场的辅入口,和滨水岸线、街区社区等布局相互联结,和15分钟生活服务圈提质增效有机结合,连点成线、连线成片、形成网络,最大限度创造城市高品质公共空间,打造成“骑走跑坐可享、山水花石可赏、文史科艺可品”的城市滨水空间。打造青年人爱情的天堂、孩子们欢乐的海洋、观赏性花海、开放式趣味休闲等8大主题公园,满足多元化体验需求。建成西南片区最大的开放式无动力设备儿童公园。按照最现代、最便利、最生态、最特色的要求,不断完善休闲廊亭、公厕、指示牌、座椅、健身器械、自行车等配套设施。推动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与绿道建设深度融合,实现环湖绿道吃、住、行、游、娱、购等全方位智能化。

三是秉持发展理念,变荒滩为经济秀带。优化城市经济发展平台,新增经营性服务建筑面积约6.85万平方米、资产约5.7亿元,以经营性收入有效加强绿道管理。塑造“天生云阳”城市形象,在月光草坪举办首届“天生云阳”金秋节,将“天生云阳”从区域农产品品牌扩大到城市形象宣传语,并明确每年农历立秋至立冬期间,以“1+1+N”的活动形式举办“天生云阳”金秋节,以金秋节为载体,促进县城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促进文旅、体旅等深度融合发展,成功举办全国沙滩排球赛、川渝地区沙滩排球精英赛、全国沙滩排球巡回赛、沙滩足球锦标赛预选赛、中国沙滩飞盘公开赛等多项大型赛事,吸引大量游客来云。发布“兴云兔”城市形象IP,运用于招商、旅游、产品展销等领域,并围绕这一形象IP开发玩偶、T恤、徽章等10余种文创产品,成为云阳彰显城市特色,吸引外界了解云阳的一张“名片”,进一步带动旅游及消费。

三、主要成效

一是自然环境变美,生态产品供给能力不断提升。通过岸线腾退和生态修复,环湖绿道形成以县城龙脊岭为中心,围绕城市南北两片,东进西拓及两江四岸的绿色生态廊道。植被资源丰富,现有植物近500种,主要包括梅花、金合欢、垂柳、日本晚樱、北美枫香、法国梧桐、罗汉松、国槐、池杉、小叶榕、紫荆、三角枫、月季、杜鹃、玉兰、乌桕、蓝花楹、银杏等多种乔木、灌木、地被植物。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稳定保持95%以上,PM2.5浓度下降至25ug/m3。地表水国控和市控断面水质优良率均为100%,县城集中式饮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

二是人居环境变好,市民幸福感获得感不断增强。集园林绿化、休闲观光、健身娱乐为一体的环湖绿道建成,实现云阳人民“一天的公园、一年的公园、一生的公园”美好愿景,成为城市游的热门“打卡地”,日均接待市民游客1.5万人次以上。市民可以观花、亲水、赏景,还可以去月光草坪体验草坪婚礼、在阳光沙滩享受滨海风情、到木鱼包至陈家溪感受色叶植物带来的季节变化。绿道和各种健身设施免费向市民开放,掀起全民健身热潮。以农耕文化、盐井文化等为主题的滨江公园星罗棋布,既传承城市文脉,又丰富市民的日常生活。环湖绿道将云阳的山、水、城、人紧密融合,彰显城市的活力和魅力,让居民收获满满的幸福感、获得感。

三是生态品牌变强,生态产品赋能价值不断凸显。依托环湖绿道塑造城市形象及IP,展现云阳山水颜值、城市气质、文化特质,提升了周边用地的经济价值,经济、生态、社会综合效益显著。“天生云阳”涵盖三峡阳菊、渝峰乌天麻等55个品类,200余个产品,年均品牌销售额达20亿元。2017年,央视特别节目《走过我们的2017》以“既是绿色屏障又是休闲之处”深度报道。2018年,环湖绿道获得IFLA国际风景园林师协会奖、英国BALI国家景观奖、中国园林协会奖。2019年,环湖绿道获得中国风景园林协会科学技术奖规划设计一等奖,“重庆云阳环湖绿道春意浓生态修复护长江”亮相中央电视视台“新闻直播间”。2021年,环湖绿道获评重庆最美生态打卡地。2022年,环湖绿道成功创建国家AAAA级景区。2023年,环湖绿道入选首批美丽重庆典型案例,成功创建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项。2023年,云阳县共接待游客2354.2万人次,实现旅游综合收入102.4亿元,大旅游产业实现长足高效发展,成为中国县域旅游竞争力百强县。

— 1 —


治理前消落区裸岩、裸土较多,水土流失严重,地质隐患突出

治理前非法沙石码头屡禁不止、污水横流

治理后云阳环湖绿道(水上花园)

治理后云阳环湖绿道

治理后云阳环湖绿道

治理后云阳环湖绿道

治理后云阳环湖绿道

— 1 —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ICP备案:渝ICP备12003733号-1 渝公网安备:50023502000110号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