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格员你好,梧桐路工业园区禁停路段货车乱停乱放,影响道路交通安全和居民出行,希望能帮忙协调解决”,近日,凤鸣镇凤凰岭社区网格员蒲云云收到辖区内居民的诉求,于是立即对该路段进行隐患排查。确认情况属实后,网格员及时“吹哨”上报至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由镇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将事件流转至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应哨”,迅速前往现场处置。经过教育劝导,违规停放的车辆驶离至合法停车区域,道路通行恢复畅通。从网格员“吹哨”到执法队员“应哨”再到问题闭环解决,仅仅用时30余分钟。
云阳县聚焦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改革,主动破题,创新“网格吹哨+执法报到”机制,推动形成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反馈、第一时间处置的闭环监管体系,实现执法力量与网格治理的深度融合,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整合力量,拓宽“哨源”
推行乡镇(街道)执法力量网格包片机制,将乡镇(街道)执法力量下沉基层网格,实行执法队员“包片、管面”的网格化管理方式,每个网格区域明确了行政执法人员,实现定人、定岗、定责。网格员通过到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跟班历练,共同参与日常巡查、专项整治,提高网格员对行政执法“哨源”问题的辨识能力,及时将收集到的违法线索通过“141”基层智治平台“吹哨”,确保违法线索的准确性和及时性。2024年通过数字平台收集占道经营、堵塞消防通道、违规停车、飞线充电等综合行政执法类“哨源”417件。
快速响应,精准“应哨”
各乡镇(街道)建立网格吹哨、平台派转、执法报到、事件核查、反馈评价等工作流程,加强对违法线索甄别、线索流转、线索核查、执法处置、结果反馈等环节的规范管理,提升违法线索流转处置质效。基层治理指挥中心对网格员上报的“哨源”进行分析研判,对属于综合行政执法类的违法线索,流转至“执法+监督”数字应用,并指派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处置。对于已经处置或者正在处置的事件直接反馈“应哨”;对于需要核实的事件启动事件核查程序后“应哨”。2024年通过“执法+监督”数字应用直接反馈48件,完成事件核查369件,响应率100%。
协同发力,分类“处置”
按照“处罚与教育相结合”的原则,对网格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分类进行处置,同时加大法律法规和惠企惠民政策的宣传力度。在执法过程中,积极主动协调处理企业和群众的合理需求,及时提醒防范监管风险,制止纠正违法行为,推动从“末端执法”向“源头治理”转变。对于涉及多部门的问题,由乡镇(街道)综合行政执法大队发起“综合查一次”组团式执法任务,邀约县级执法部门开展联合执法检查,增强工作合力,形成共同解决问题的良好局面。
“以往查处违法行为主要依靠执法队员进行道路巡查,耗费人力较多,时效性不高,且容易疏漏,短时间内难以对辖区进行全面排查。而现在全镇362名网格员全部成了综合行政执法的‘前哨’和‘探头’,将综合行政执法工作的触角延伸至全镇109个网格神经末梢,并纳入‘141’基层智治体系‘平安法治板块’统一调度,全程网办,有效提升了我们基层执法效能。”凤鸣镇综合行政执法大队队长张扬介绍道。
接下来,云阳县将持续深化“网格吹哨+执法报到”工作机制,不断探索综合行政执法赋能基层治理的新模式,谱写综合行政执法新篇章,构建完善职能清晰、队伍精简、协同高效、机制健全、行为规范、监督有力的行政执法新格局。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