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册 无障碍 适老化 繁体版 智能机器人 支持IPV6
当前位置:部门>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政务公开>法定主动公开内容>履职依据>政策文件

云阳规划资源发〔202522

云阳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关于印发《2025年全县规划自然资源

工作要点》的通知

局机关各科室、各直属单位、各片区所:

现将《2025年全县规划自然资源工作要点》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抓好贯彻落实。

云阳县规划和自然资源局

2025310


2025年全县规划自然资源工作要点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是县委明确的“一地三区两城”现代化新云阳建设推进年和招商引资突破年。全县规划自然资源工作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重庆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对标“一地三区两城”现代化新云阳建设各项任务,紧扣规划自然资源工作重点,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加快构建优势互补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格局,着力提升自然资源要素保障效能,在“一地三区两城”现代化新云阳建设中作出新贡献,展现新作为。

一、坚持党建统领,塑造规划自然资源队伍新形象

(一)健全党建统领工作机制。树牢“围绕业务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工作理念,健全完善党建统领885工作机制,按照“云阳见面·四象限工作法”,推行组织、思想、业务、服务“四个融合”,抓实基层党建。持续深入学习《习近平关于自然资源工作论述摘编》,持续深化党章党规党纪学习,持续推动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通过以知化行、以行促知、知行互促,不断增强党员干部党性意识、自身素质和工作执行力,提升治理服务保障水平,助推规划自然资源工作“枝繁叶茂”。持续推进新时代“红岩先锋”变革型组织、新时代“红岩先锋”选塑,实现党建和业务纵向贯通、横向联动、高效协同“互融共进”。

(二)加快多跨协同深度融合。以“三学”活动为抓手,强化内部科室、单位互学互促,在规划实施、耕地保护、地灾防治、“一张图”建设、遗留问题化解等重点工作推进中,建立工作专班统筹推进机制,发挥整体效能,着力突破一批难点堵点问题。强化与县级部门融合,特别是强化与发展改革、农业农村、应急、林业、园区管委会等部门工作协同,着实发挥相关专项工作牵头统筹作用,加强部门沟通协调,有效推进重点工作。加强与市规划自然资源局相关处室沟通汇报,积极争取政策、资金、项目支持。开展基层党支部、基层规划自然资源所规范化建设,深入一线了解实情、听取意见建议,不断提升基层单位履职能力,促进规范管理。
   (三)推动工作责任闭环落实。围绕县委县政府决策部署,形成任务、责任、措施、时限“四合一”清单,健全全链条全流程全周期的工作跟踪督办机制,强化重点事项、重点任务、重点保障、重点项目的定期调度、闭环落实。突出稳进增效、改革突破、除险固安、惠民强企工作导向,坚持用改革思维推动重点工作业务协同、流程再造、机制完善、制度重塑,加大相关政策举措宣传力度,全面反映改革政策、工作部署、进展成效、典型经验,推动各项攻坚工作不断取得实战实效。

二、强化规划引领,建设山水公园智慧城市攀新高

(一)优化实施国土空间规划。聚焦“小县大城”和“强镇带村”双试点,持续优化“一心两极三片”国土空间布局和“一道两江三环四区”城市空间架构。抓好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贯彻实施,统筹优化农业、生态、城镇等功能空间,科学引导城乡建设。对照国土空间总体规划确定的总体目标、阶段目标、年度目标,开展国土空间规划实施评估,对城镇体系布局、城市用地布局进行结构优化,对生态保护红线和城镇开发边界合理优化调整,支撑和保障项目发展用地。按需有序开展水口数智森林小镇和北部新区部分地块详细规划编制和修编,适时开展详细规划评估。建立详细规划调整月更新备案机制。

(二)促进城市更新改造提升。以“六大标识性要素”为引领,着眼精致旅游城市打造,配合编制城市更新规划,提升城市设计细节,强化建筑形态管控,保护好城市“四线”,塑造“错落有致、蓝绿交织、融合古今”的城市风貌。重点围绕居民基本日常生活需求编制功能复合、布局均衡、服务精准、舒适便捷、安全韧性、面向未来的健康生活生产服务“15分钟生活圈”专项规划,探索建立15分钟高品质生活服务圈规划统筹实施机制,制定生活服务圈规划实施行动方案。持续优化城镇房屋更新改造办理流程,畅通群众合理改(翻)建需求、增设电动自行车停放场所等配套设施审批便捷渠道。做好既有住宅增设电梯项目的规划审查,持续完善既有住宅增设电梯民生实事服务。修订《云阳县立体绿化住宅试点工作细则(试行)》,鼓励节地效果更好、绿色性能更佳、居住品质更优的多样化住宅形态。论证调整云阳县中心城区住宅项目停车位配建标准,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编制规划核实容忍度清单,优化规划许可及监管全链条闭环管理。

三、突出保护治理,山清水秀美丽云阳建设谱新篇

(一)量质并重加强耕地保护逐级分解落实年度目标任务,压实主体责任和监督管理责任。完成现状耕地和标注恢复属性图斑细化调查和“一张图”统筹协调耕林空间改革试点工作,明确耕地置换和腾退范围,编制耕地保护和占补平衡专项规划,牢牢守住耕地数量、稳步提升耕地质量、合理优化耕地布局。紧密对接耕地认定标准和年度变更调查规则变化,协同推进国土年度变更调查、城市国土空间调查监测等专项工作,提升调查监测成果质量。采取“长牙齿”的硬措施,加强耕地保护全链条监管,推动违法违规占用耕地和永久基本农田问题源头治理,加快审计、督察反馈问题及存量卫片整改清零,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永久基本农田“非粮化”。推进农村土地整治,实施凤鸣镇上游等(2)个村市级农村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修订完善《云阳国土整治项目管理办法》。

(二)擘画和美乡村蓝图。持续推进以片区为单元的国土空间规划编制改革试点,指导清水、江口、南溪、龙角、普安等5镇完成国土空间规划编制,一般乡镇按需编制国土空间规划,加快完善“两级三类”国土空间规划体系。指导乡镇做好建设项目详细规划编制报批,确保土地供应、核发规划许可规划依据全覆盖。完成清水避暑康养城概念规划及详细规划编制,为开发建设提供规划指引和用地要素保障。坚持按需编制原则,更新村庄分类,有序推进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推动落实乡村地区“通则式”规划管理规定,保障乡村产业振兴项目、村基础设施及公服设施项目用地空间,促进镇乡及村庄规划与耕地保护、全域土地综合整治等规划“多规合一”。

(三)助推美丽云阳建设。持续推进城乡风貌优化工作,重点指导和申报环湖绿道改造升级项目,力争获评市级“美丽重庆城市风貌优化典型项目”。深化村庄规划治理改革,开展村庄规划统筹引领巴渝和美乡村建设试点。配合编制印发农房通用设计图集,加强农村村民住宅风貌引导。协同有关乡镇制定历史文化名镇和历史建筑三年整改计划,以解危排危、确保安全为重点,实施抢救性保护修缮。支持历史文化名镇专项贷款申报。

(四)推进生态保护修复治理。持续加强统筹调度、强化资金保障和技术指导,围绕3月底全面竣工验收目标,加快完成三峡库区腹心地带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修复工程。完成凤鸣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二期)、云阳桂泉等(6)个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启动巴阳镇巴阳村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争取龙溪谷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入库,结合耕地保护和耕地保护专项规划谋划储备一批全域土地综合整治项目。完成关闭矿山生态修复治理8公顷,实施方案编制9公顷。

四、服务重点建设,立足自然资源要素提供新保障

(一)强化用地保障服务机制。进一步落实“三协同、两提前、一跟进”全周期服务保障工作机制,根据重点项目建设时序,倒排用地报批时间节点,细化重点项目用地报批调度模式,缩短征(用)地工作时间。全力做好万云奉巫南线高速、G348陈家溪至万州界一期等重点项目用地报批服务指导,助力区域综合交通枢纽城市建设。落实“重点项目优先保障、一般性项目分批供应”旅游用地政策,强化清水、普安等地旅游用地保障,助力国际旅游度假区建设。根据全县经营性、工业用地等项目用地需求,组织编制2025年土地征收成片开发方案,为批次报批建设用地提供依据。

(二)持续优化土地供应。科学优化2025年度土地供应计划,将具备近期供应条件、交通区位条件好、市场接受度高的土地资产优先纳入出让、划拨供应计划,着力提升土地要素配置效率。围绕年度土地出让计划和财政收入15亿元目标,通过定期推介、主动对接等方式,促进优质土地资产快速供应,重点抓好中心城区A12-05/03号地块、寨子梁地块等优质居住用地推介,力争年度出让供地25.23公顷、出让价款5.5亿元以上;划拨供应向阳水库、荷花水库、吴家屯水库土地102.3公顷。运用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政策,策划包装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资金支持收回收购存量闲置土地项目2个,争取发债10亿元以上,持续推动闲置土地资产盘活利用。

(三)支持绿色工业集聚区建设。落实建设用地总量和强度“双控”,提高产业用地产出率、公共设施用地使用率和存量建设用地供地比重,确保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全覆盖。探索存量工业用地兼容复合利用和地上地下空间立体开发,实现单位GDP建设用地使用面积、制造业亩均效益核心指标“一降一升”。持续深化园区“签约即拿地、拿地即开工”40天审批落地。

(四)助力山地农业优品区建设。深化“强镇带村”改革,根据5个中小企业集聚区建设用地需求,统筹安排新增建设用地计划,落实专班跟踪指导用地报批;进一步探索农村集体建设用地模式,持续加大对农村加工业、乡村旅游等一二三产业融合项目用地保障力度。

(五)强化重点项目调度。主动融入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长江经济带发展等国家战略,加强重点项目特别是中长期项目策划工作,谋划储备一批打基础、利长远、惠民生的重大项目。定期调度土地整治、生态修复、地灾防治、基础建设重点项目,及时协调解决项目推进中的困难和问题,确保实施进度。强化项目投资管理,做好争资争项增效工作。

五、聚力安全稳定,建设平安云阳迈上新台阶

(一)提升地灾除险固安成效。打好三峡库区危岩地灾防治攻坚战,不断提升群测群防、汛期地质灾害防治、地质灾害工程治理、监测预警及调查等工作效能。及时完成南溪镇二台滑坡等11个项目的勘查及设计;加快完成高阳镇寨子梁危岩、故陵集镇滑坡等治理工程。启动云阳县小流域地质灾害风险预警监测项目,提高小流域预警避险精细度。完成面上25处地灾点普适性监测项目、全域中低风险区11万精细化调查以及927个地灾点风险码的实施。在尊重群众意愿基础上,持续加强地灾避险搬迁工作,实现“应搬早搬,应搬尽搬”。加强与市地矿集团深度合作,探索滑坡治理新模式。根据《三峡库区地质灾害防治规划(2026—2035年)工作大纲》,高质量完成三峡后续地灾防治规划编制。编制完成42个镇乡(街道)地质灾害避险转移撤离预案。加强地质灾害领域执法和责任认定工作。

(二)完善矿产开采出让程序。推进黄石镇铁炉村建筑用砂岩矿、农坝镇云峰村建筑石料用灰岩矿、平安镇忠诚村建筑用砂岩矿采矿权出让,抓好云阳盐化增资扩界。沿“G”环线开展“地热”找矿。开展卤水二次利用以及盐温泉技术论证。加快完善建设项目剩余砂石处置管理办法,有效杜绝非法采矿行为。定期开展监督巡查工作,加强恐龙化石管理。开展地热开发、矿泉水、天然气储气库建设等工作。推进新一轮找矿突破战略行动,查明增储一批资源量。抓好“十五五”矿产资源、地灾防治规划编制。

(三)筑牢安全稳定工作防线。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方针,强化清险除患,聚焦地灾防治、矿产资源管理、自然资源领域建设工程和机关物业等方面,常态化落实安全监管“十条措施”,持续开展大排查大整治大执法,积极消除各类事故隐患。高效办理“民呼我为”,加强“三情联动”,持续加强政策宣传和舆情引导,推动信访矛盾源头化解,全力维护社会大局稳定,最大限度保障惠民有感。

六、深化改革突破,高水平改革攻坚跑出新速度

(一)构建国土空间数字化治理体系。深化“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改革,优化国土空间规划“一张图”和国土空间数据综合信息系统,进一步完善相关图层信息,持续推进国土空间总体规划专题图建设,加强多跨数据共享、多跨业务协同。贯通落实危岩地灾风险管控、渝耕保、产业用地智治、渝矿智治等典型应用。建立和更新实景三维图数据库,对重点项目进行实景合成,辅助风貌审查及效果展示,积极谋划场景应用。借助出让土地“一码管地”基础,拓展划拨用地“一码管地”,持续“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启动档案馆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档案数字化治理。

(二)加快自然资源监测监管改革。完成“违法用地智报快处一件事”应用建设,通过数字化手段实现违法用地的智能监测、快速处置和高效协同,争取一地创新、全市应用。主动适应新形势下“大综合一体化”行政执法改革工作要求,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新形势下行政执法工作的通知》,对各类自然资源违法行为做到早发现、早制止、严查处,坚决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维护良好自然资源管理利用秩序。

(三)推进全面深化改革攻坚突破。巩固扩大“三个一批”重点改革项目成果,一体推进提升国土空间治理体系能力。持续拓展“三攻坚一盘活”改革成果,以自然资源资产配置方案为引领,创新开展恐龙化石资源资产经营权出让及委托代理融资模式,争创自然资源盘活利用典型案例。高效推进资产清查工作,高质量完成年度工作任务。

(四)深化农村相关领域改革。巩固农房登记窗口延伸成效,全面提升农村不动产调查与登记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水平。加快林权登记档案清理进度,推动林权登记存量数据整合移交,纳入不动产登记信息平台管理。会同农业农村委稳妥开展土地承包经营权、土地经营权登记。提升不动产登记图形数据质量,实现图形、属性、档案登记信息一体化管理。优化农村居民宅基地农转用及规划审批流程,实现农房用地、规划、建设、验收、登记全链条规范管理。探索生态红线范围内原住居民新建住房用地途径。以乡镇“两违”项目为重点,持续推进历史遗留问题导致的登记难问题处置化解,保障群众居住权益和财产权利。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ICP备案:渝ICP备12003733号-1 渝公网安备:50023502000110号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