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知识问答
答: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包括“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三个维度内容。一是构建全方位预算绩效管理格局。将政府收支预算、部门和单位收支预算、政策和项目预算,全面纳入绩效管理,提高各级政府、各部门各单位的绩效水平。二是建立全过程预算绩效管理链条。将绩效理念和方法深度融入预算编制、执行、监督全过程,构成事前有绩效评估机制和绩效目标管理,事中有绩效运行监控,事后有绩效评价,最后有绩效结果应用的闭环管理机制。三是完善全覆盖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将一般公共预算、政府性基金预算、国有资本经营预算、社会保险基金预算全部纳入绩效管理。
答:全面实施预算绩效管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内在要求,是深化财税体制改革、建立现代财政制度的重要内容,是优化财政资源配置、提升公共服务质量的关键举措。
答:地方各级政府和各部门各单位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主体。地方各级党委和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对本地区预算绩效负责,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同志对本部门本单位预算绩效负责,项目责任人对项目预算绩效负责,对重大项目的责任人实行绩效终身责任追究制,切实做到花钱必问效,无效必问责。
答:事前绩效评估是指影响财政收支的政策文件出台前、项目预算申请前,对政策和项目实施的必要性、投入经济性、绩效目标合理性、实施方案的可行性和筹资合规性等问题进行论证的绩效管理活动。事前绩效评估的范围是指部门(单位)拟出台影响财政收支的政策、300万元以上的新增项目(基本民生保障项目除外),均应按照规定程序开展事前绩效评估。
答:绩效目标是预算绩效管理的起点和基础,内容包括预算资金的预期产出、预期效果、成本控制和满意度,并以相应的绩效指标予以细化、量化。一是预期产出,包括提供公共产品和服务的数量目标、质量目标、时效目标等。二是预期效果,包括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效益。三是成本控制,即达到预期产出和效果所需要的成本资源。四是满意度,即服务对象或项目受益人认可程度。绩效目标是预算安排的重要依据,未按要求设定绩效目标的项目,不得纳入项目库管理,也不得申请预算资金。绩效目标设置是否科学规范直接影响事前绩效评估、事中绩效运行监控和事后绩效评价的质量和效果。
答:绩效运行监控的对象包括部门整体支出和项目支出。绩效运行监控的内容包括项目实施进度、预算执行进度、目标实现程度和其他需绩效监控的事项。
答:绩效评价包含单位自评、部门评价和财政评价。单位自评是指预算单位组织本单位对预算批复的项目绩效目标完成情况进行自我评价。部门评价是指主管部门根据相关要求,对本行业的政策和项目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财政重点评价,是指财政部门对部门、单位的政策和项目组织开展的绩效评价。
答: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包括事前绩效评估、绩效目标编制、绩效监控、绩效评价等环节的结果应用。预算绩效管理结果应用方式主要包括反馈与整改、报告与通报、向社会公开、考核与问责、与预算挂钩等。
9.问:在哪些方面可以引进第三方机构参与预算绩效管理?
答:委托第三方机构参与绩效管理,主要包括以下方面工作内容:一是事前绩效评估和绩效目标审核;二是绩效评价或评价结果复核;三是绩效指标和标准体系制定;四是预算绩效管理相关课题研究。对于绩效目标设定、绩效运行监控、绩效自评等属于预算部门或单位强化内部管理的事项,原则上不得委托第三方机构开展,确需第三方机构协助的,要严格限定各方责任,第三方机构仅限于协助委托方完成部分事务性工作,不得以第三方机构名义代替委托方对外出具相关报告和结论。
国务院部门网站
地方政府网站
市政府部门网站
区(县)政府网站
其他网站
主办:云阳县人民政府办公室 版权所有:云阳县人民政府
网站标识码:5002350018 网站维护联系电话:023-55128091
重庆云阳微发布
新浪官方微博